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史志文化
洛江俞家棍传承人苏德来
2025-06-2716:11:48来源:

传承人名片

  苏德来,“俞家棍”福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自幼习武,精通俞家棍法,屡获国内外武术赛事殊荣。苏德来不仅致力于俞家棍传承,培养众多弟子,还积极推广俞家棍进校园,为中华武术文化传承贡献力量,让传统武术焕发新生机。

勤练不辍 荣耀赛场

  苏德来,1960年出生于民族英雄俞大猷的故乡,自幼在英雄故事和武术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苏德来年轻时师从泉州五祖拳名家黄清江,学习南少林五祖拳械与俞家棍。当时他家境贫困,黄师父对于家庭困苦的学生,不收学费,义务教学。凭借恩师的慷慨施教与自身的不懈努力,苏德来在俞家棍上的功夫日渐精进。

经过30多年的勤学苦练,苏德来不仅精通俞家棍的基本步型、步法、基本棍法,更在深入研究中修正了“习步法”“总步目”和一些特殊技法的演练与运用,并领悟了《总诀歌》的技击精髓。同时,他大胆创新,创编适应现代的武术表演方式以及比赛的单练、对练套路。

  自1990年起,苏德来在国内外各类武术赛事中屡获殊荣。在中国福建南少林国际武术比赛大奖赛、闽台南少林武术交流比赛、南少林华夏武术大赛等大赛中大放异彩,获得拳术、棍术金牌,并且连续四届荣获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拳术、棍术一等奖等众多荣誉。2011年12月,俞家棍被列入第四批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苏德来被命名为“俞家棍”福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历史传承 创新不衰

俞家棍,源自明代英雄俞大猷,以太祖拳和荆楚剑技为基础提炼而成,属少林武术系列。俞大猷少年时弃文从武,跟从著名侠士李良钦学“荆楚长剑”;得赵宋宗室赵本学(时泉州著名军事家、武术家)以《易》衍兵、奇正之术等嫡传。

后来,俞大猷结合几十年的抗倭实战经验,总结创造出一套适用于实战的俞家棍法,俞家棍在抗倭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俞家棍俗称单头棍,具有带棒兼枪的技法特色。主要由刺、敲、剃、劈、弹、拦、剪、揭、捧、挂、洗、压、挑、带、托、拔等三十六种棍法组成。俞家棍注重体用兼备,集健身、修身、实战于一体,其快速凶猛的技法,精辟绝伦的技击理论,受到历代武术界人士的尊崇,视为武术之经典。此外,俞家棍动作朴实、阴阳互动、刚柔兼备、灵活不滞,威武猛烈,具有较好的健身作用,为现代棍术的形成打下良好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民族英雄俞大猷纪念活动的兴起,俞家棍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苏德来作为传承人,不仅致力于技艺传授,更积极推广俞家棍,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这一传统武术。

悉心传授 育英无数

  自从苏德来开始学习俞家棍,他就深知自己肩头背负着传承俞家棍术的重任。随着苏德来频繁参加国内外各类武术比赛并屡获奖项,他的影响力日益提升,他的俞家棍也逐渐获得大众认可,经常有人来求学,对此,他都会耐心指点。自1987年起,苏德来便广收门徒,悉心传授南少林五祖拳械、俞家棍,培养了5000多名徒弟,主要分布在泉州各地,还有一小部分为海外侨生。这些徒弟中,有200多人在国际、全国、省市武术比赛中荣获金奖。

  除了培养徒弟外,苏德来还格外重视扩大俞家棍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他积极推广俞家棍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并学习这一传统武术。俞家棍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后,陆续走进洛江区各中小学和少年宫的课堂。2011年6月,泉州市洛江区河市中心小学开设俞家棍兴趣小组,苏德来受邀课外授艺。2015年,河市中心小学开设俞家棍课程,苏德来正式成为河市中心小学的武术老师。他利用上课、寒暑假、周末等时间带不同学校的孩子们学习俞家棍,还编排特色校本教材《俞家棍》。苏德来说:“该课程不仅帮助孩子们强身健体,还能切实了解民族英雄故事,接受爱国主义熏陶。”

生命不息,传承不止。苏德来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俞家棍的热爱与坚持,在他的努力下,俞家棍这一传统武术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中华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