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史志文化
泉州龙眼:在红壤赤土中遍地扎根
2024-03-1917:17:57来源:

       龙眼,别名益智、龙目、荔枝奴……泉州人一般把鲜果叫作龙眼,加工成干果后叫作桂圆。

       传说自汉代起,龙眼在泉州就有栽培,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近1700年。唐初诗人丁儒随陈政、陈元光入闽到达泉州一带时,对龙眼赞不绝口,写下了“龙眼玉生津,蜜取花间液,呼童多种植,长是此方人”的名句。

640.jpg

       宋代是泉州龙眼的鼎盛时期,南宋泉州知州王十朋有诗云:“绝品轻红扫地无,纷纷万木似龙呼。”描绘出当时泉州龙眼栽培的盛况。

       泉州湾出土的宋代远洋航船,舱内文物便有龙眼核和荔枝核,说明泉州所产的龙眼、荔枝制品已是海上丝绸之路通商的重要货物之一。明代泉州著名学者何乔远《闽书》所述“龙眼焙而干之行天下”,亦印证了泉州龙眼声誉之盛。

       至今,泉州龙眼的品系已达110多个,占全国龙眼品种的三分之一,南安更有“龙眼之乡”之称。这是因为泉州枕山面海,气候温和,湿润多雨,自古被称作“温陵”,具备龙眼生长所需的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条件。

       在泉州众多的名胜古迹以及民间的庭前厝后,龙眼树可谓是遍地扎根,释雅山施琅花园、万厝埕、开元寺、承天寺内均有龙眼老树,不少树龄已经200多年了,仍然生机勃勃,结果累累,为泉州的乡土风貌别添了韵味。

       在泉州,民间流传着许多和龙眼有关的美丽传说,如“鲤鱼化龙,献珠造塔”“开元寺龙眼井”等,不少民俗亦与龙眼有关,如“桂圆拜月,龙眼敬七娘妈”“唱龙眼”等,加之龙眼制成的桂圆有“富贵团圆”之意,常常担当求神敬佛供品中的上礼,龙眼似乎便带上了一层尊贵的气质。

       在泉州众多的龙眼品种中,“东璧”为泉州独有,被誉为“鲜食龙眼之王”,“福眼”为泉州主栽品种,被公认为制罐、加工的最佳良种。两者的区别在于东壁龙眼果实近圆形,福眼的果实则偏扁圆形。

       东璧龙眼,又名糖瓜蜜、冰糖眼,原产自“千年古刹”开元寺东侧的东壁寺一隅(开元寺曾由120个小寺和支院合并而成,东壁寺是为其中之一),位置大概位于今天开元寺内的宋代古船陈列馆。

       其母本距今已有近700年历史,泉州现存的第二、三代东璧龙眼树多分布于开元寺及承天寺、泉州旧农校、党校等地。然而,东壁龙眼亦长期存在产量欠稳定的问题,目前开元寺出产除部分作为寺庙供品外,一部分供僧人食用,一部分赠与有缘人,并不对外销售。

       早年泉州的房前屋后,每到三、四月份,阳光不燥,龙眼花的香气便弥漫在街道、窗前,让人不由地生出淡淡的喜悦。到了酷暑时分,荔枝褪去脆红色的外衣,龙眼便应时走进大众的眼帘。一片密密匝匝的绿海下,一串串龙眼把枝条压弯了腰。

       孩童们焦急地拿来修长的“钩钩”到屋后去摘龙眼,偶尔有胆大的孩子直接攀爬到树上,就可以左右开弓肆意采摘了。

       取下一颗龙眼,欣喜地剥开褐黄色的外皮,里面白嫩鲜活的果肉便溢出包裹。轻咬一小口,果肉又脆又甜,甜津津的汁水一下子从果肉里迸出,香甜的气息便弥漫在周遭空气。吃完一瞧,里面还有一颗或乌黑或紫褐的果核,真像只眼睛!也难怪大家叫它“龙眼”呢。

       李时珍说:“龙眼大补”“资益以龙眼为良”。和荔枝性属湿热不同,龙眼能够入药,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等多种功效,可用来改善贫血、心悸、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新鲜龙眼去除壳、核,焙干至干爽不黏,便成为桂圆干(龙眼干),补益力度比鲜果更强,甘甜温补适合作为久服的补品,还可日常当作零食嚼食或泡水、煲汤所用。

       在泉州,还有一道名菜叫“东壁龙珠”,以鲜龙眼和虾肉为主要原料。将虾肉、五花肉、香菇等剁碎加入料酒、盐、糖等调料搅拌成馅,捏成馅丸预先蒸熟,塞入剔去果核的龙眼肉中,裹面粉、饼干末,蘸鸡蛋液,下锅炸至金黄色捞出装盘。整道菜果、肉搭配,甘甜与咸鲜统一,蒸与炸相结合,一口咬下,龙眼清津、肉质鲜香、皮酥馅腴、口味甘美,不愧为泉州传统名菜乃至闽菜的代表。

       泉州罐头厂以福眼生产的“水仙花”牌糖水龙眼罐头,在1985年曾获巴黎美食旅游食品金质奖章。除食用外,龙眼木亦有材质坚实、木纹细密、色泽柔和、耐水湿等特点,是应用于造船、家具、细工等领域的传统良材。其中,龙眼木雕多利用天然结痕树根进行雕刻,涉及人物雕刻、佛像雕刻和古典家具上的平面雕刻,作品色泽古朴稳重,富有不同的质感,给人以“古董”之美。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