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史志文化
安溪“凤山”铁观音涅槃记
2024-03-0711:47:03来源:

       安溪茶厂创办于1952年,是安溪铁观音集团的前身。71年来,几经迁徙,几经变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精制的乌龙茶荣获国家金质奖,并被指定为钓鱼台国宾馆专用茶。生产的“凤山”牌铁观音曾销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曾是中国最大乌龙茶精制厂

       新中国成立前,安溪茶业发展处于停滞阶段,茶叶外销减少。20世纪下半叶,安溪茶业逐渐复苏。1952年,中国茶叶公司福建分公司在西坪安美庙创建国营安溪茶厂。1953年1月,安溪茶厂迁往官桥江苏楼。1957年10月,经全国供销社批准,省供销社投资60万元,在官桥五里埔兴建安溪茶厂新厂房,实现半机械化精制,年加工能力1500吨。

      1971年1月,安溪茶厂改制为县国营茶厂,隶属县工业局。1980年8月,安溪茶厂产品注册商标为“凤山”牌。1986年,安溪茶厂投资326万元进行技术改进,年精制能力从2500吨扩大到5000吨,产品80%外销。1987年2月,安溪县政府决定把县茶叶公司所属的18家茶叶采购站和4家分站划归安溪茶厂,使其成为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厂家。至1990年,“凤山”牌特级铁观音连续九届荣获国家金质奖,是中国茶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茶企。1996年12月,安溪茶厂获得自营进出口权,成为国内乌龙茶精制厂首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生产企业。1999年,凤山铁观音更是被钓鱼台国宾馆指定为专用茶,被行业内外一些人誉为“国茶”。2000年10月,被国家农业部等八部委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因上市被终止遇经营危机

       但发展之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安溪茶企由一家变成了七八百家,加上体制、资金、管理等跟不上,安溪茶厂经营日益困难,并最终关闭一年之久。

       2007年底,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全资收购安溪茶厂。集团成立后,主要进行市场营销和品牌运营,生意红火。2009年度,集团纳税额1039万元,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此后三年的纳税额分别高达1900万元、2719万元、2969万元,连续四年位居全县茶企税收排名第一位。

       随后,受经济增速放缓、茶叶市场行情遇冷、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以及电商冲击传统线下实体店等影响,企业承受巨大经营压力,尤其是上市过程中,投入了数亿元资金进行品牌化建设与产品体系构建,最终公司陷入资金周转困境。

引进和君集团注入战略投资

       2014年4月,科技部批准依托集安溪铁观音团组建“国家茶叶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陈宗懋、宛晓春、刘仲华等茶叶类领军人物13人,参与工程中心的建设和研发。2016年1月,伴随着债权人的破产重整申请,集团和安溪茶厂同时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可喜的是,2017年8月,和君集团注资2.2亿元,成功重组集团,涅槃重生,重归业界龙头地位。企业的恢复重生在于其商号价值,深厚的历史积淀、优秀的品牌价值、较强的科技团队、完善的销售渠道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近年来,借助新平台、推出新产品、拓展新渠道,老字号的活力在“凤山”牌铁观音的发展之路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企业拥有了先进的乌龙茶精制加工流水线,开发建设了茶园基地1万亩,协议基地3万多亩,拓展“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研发新产品,发展连锁加盟,全国连锁店共计164家。其中,加盟店161家,直营店3家,遍布全国22个省份及直辖市。

      2022年,公司整合资源,拓展新渠道,稳中求进,持续做好标准化、工业化、大众化、国际化,发挥和利用老字号优势和基础,在新浪潮中再创新辉煌。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