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史志文化
百年春秋泉州源和堂
2024-03-0710:57:04来源:

       提起源和堂,人们自然会想到位于鲤城区新门街的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殊不知,这个集创意空间、艺术广场、时尚街区、商务办公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园区,前身是曾经享誉海内外的“甜蜜工厂”——源和堂蜜饯厂。如今的园区命名为“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正是对这个百年老字号的纪念和致敬,而今,它的辉煌仍在续写……

源和堂的前世今生

       百年老字号“源和堂蜜饯厂”的创始人是晋江青阳庄杰赶、庄杰茂两兄弟。早期他们以售卖水果为生,每天常有一些卖剩的水果,不忍水果腐烂,尝试着用食盐腌制,晒干制成甘果,加入糖与中药,制成咸酸甜多种口味的李咸饼、七珍梅、咸金枣等产品,受到了顾客青睐,两兄弟索性转行做起蜜饯。1916年,兄弟俩合资创办蜜饯厂。

       1932年,有人为蜜饯厂创始人庄氏兄弟题写了一副对联,“源水和甘、和末配置”,横批“堂上家人”。这副对联即有赞誉精制蜜酿之意,与蜜饯的主要配料“盐”和“糖”有暗合之巧。庄氏兄弟从中得到启发,以句首“源和堂”三个字作为庄氏蜜饯的招牌。

图片4.png

       1956年,源和堂总厂由晋江青阳迁入鲤城,由私营变为国营,随后合并了14家中小厂、店,蜜饯业从此开始办得有声有色,其独特的风味饮誉海内外。

    “八九十年代,源和堂蜜饯曾辉煌一时。小时候,父母总是把它放在我看得见摸不着的地方,每逢过节才舍得让我吃上一点,那时候,觉得源和堂蜜饯是一种很高档的休闲食品,能吃上就是一种荣耀。”百年源和堂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尤文辉说道,“那个年代的源和堂蜜饯几乎全部出口销售,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

       随着私企逐渐增多,行业的竞争力逐渐增大,源和堂的效率没上去。原本借着国内外糖价的差额赚取利润,后来随着价格差距的逐渐缩小,出口遇到了瓶颈。厂里员工多,退休工人的退休金也多,淡季的时候收支难以平衡,20世纪90年代末期,源和堂一度处于半停产状态。

       2008年,对源和堂老字号情有独钟的尤文辉主动承包源和堂。“源和堂在我眼里,不仅仅是泉州老字号,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儿时记忆,当时我就在想,不管怎样不能让儿时的记忆消失。”为唤起人们对于老字号的记忆,重整后的源和堂开始投放广告宣传,采用专款专用的牛皮包装,产品焕然一新。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多久,源和堂的销售额直线上升。

传承古法烧制  创新发展制作技艺      

       为了坚守百年老字号的品质,源和堂秉承古法烧制,以盐和糖为主要添加物,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无论天气冷热,坚持用柴火烧制,每次烧制后,将蜜饯放置天台晾晒。古法制作工序较为繁琐,周期也长,但是更为美味健康。源和堂在保留传统味道的同时,向养生食品方向发展,如在烧制的过程中,在蜜饯里面添加具有养生功效的中药。

续写辉煌  百年老字号焕发新颜

       源和堂从几乎停产、发不起员工工资,到如今销售供不应求、员工近百人,源和堂拿下了一个又一个奖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喜。

       源和堂深谙泉州人平素爱喝茶习惯,与泉州铁观音集团、日春茶业等多家茶企合作,将源和堂蜜饯与各大茶企的茶叶搭配销售。源和堂了解到,闽南人除了在自家礼佛,还经常到舟山南海普陀山等各地礼佛,源和堂创新推出“南海行香礼袋”。礼袋里装有祭拜时常用的五果六斋,还有茶叶和米等礼佛“必需品”,贴心设计方便放置香支的小口袋。这种考虑周全又新颖的“南海行香礼袋”广受信众欢迎。

       如今,源和堂蜜饯厂生产的蜜饯产品达到近百种,推出“春节应景甜碟”“最具泉州特色伴手礼”“茶沛”等特色产品。除此之外,源和堂将紧跟“国潮”,推出专属于源和堂的文创产品。源和堂在泉州设有7家实体专卖店,与近200家商家合作拓展销售渠道,让市民们随处都能买到源和堂蜜饯。为了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人才,源和堂正准备把员工入股分红的制度纳入工作日程。同时,计划在泉州古城的西街成立老字号创意园,把更多好产品汇聚一起,让这些老品牌的负责人能够互相交流学习。

       浮沉俯仰,百年兴荣。在源和堂的生命历程中,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味觉情结正在悄然孕育着,串联起不同时代的甜蜜祝福,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独特的古城记忆。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