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闽南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在这时,泉州的气候还不算很冷,但注重养生的泉州人为了养精蓄锐、安度隆冬,每每在立冬之日增加营养,以调整身体素质,适应气候季节性的变化。因此,泉州人把立冬直接叫“补冬”,意味着是时候开始进补了。
泉谚有云:“立冬啉水也有补”、“立冬立冬,刣鸡刣鸭补嘴空” 、“一年补趟趟,不值补立冬”、“冬季有食补,春来勇如虎”,说的都是泉州人冬季进补“养藏”的习惯。
“补冬”选择在立冬日进行,也有一种仪式感的意味,人们希望通过在这种非常时点举行“仪式”,来祈求增强自身整个冬季的活动能力。在过去物资困难的时代里,“补冬”更是一个丰盛的节日。那时,平日普遍以地瓜为主食的泉州人,只有除夕、“普度”和“补冬”等屈指可数的几个日子才能享用到肉食,因此,“补冬”一词也天然地带上了喜庆的内涵。
与其他节日不同,“补冬”专为现世而设,菜肴不需要先敬献给神明、鬼魂和祖先,“补冬”的对象只有活在现世的芸芸众生,表现出一种现实主义关怀。此外,“补冬”还是人们情感交流的媒介,熟人这天见面总要相问:“今天你家补什么?”好亲朋、好邻居更是会专程相送食材或拿手菜肴,彼此表达关切和关怀。
然而在中医的观点里,“补冬”也不应盲目大补。其一,食补首先要对症,缺什么再补什么。进补之人一定要先了解自己体质哪方面不足,是阴虚还是阳虛,是气虚还是血虚;其二,要了解食物的属性,有补阴或补阳之分;其三,食补的时机应恰当。例如,新近患病者应将疾病彻底治愈,才可大补;其四,食补要适量,不是补越多、量越大越好,也不是越贵重越补,过量反而会使胃肠负担过重;其五,身体素质本来就很好的青少年,没有必要刻意大补,而应提倡合理搭配,加强锻炼、补充睡眠也是进补。
为了让家人吃上进补之物,不少人家早早就未雨绸缪,预作准备,事先喂养鸡、鸭、鹅、兔等家禽家畜。早年家中成员较多的农户,会提前喂养山羊,沿海渔民,也有喂养家犬以备补冬之用的,只因其“热性”最强。
到了补冬之日,泉州城乡家家杀鸡宰鸭,菜市场、酒家的生意也非常红火。食材从猪、牛、羊、狗、兔、鸡、鸭、鹅、火鸡、鸽、鹌鹑等肉禽,到鹧鸪、红膏蟳、鳖、鳗等山珍海味,运用煎、熬、煮、炖、爆等烹饪方式。
烹饪时还常常配合参、芪、归、地、姜、枣、“四物”之类的中药,达到祛病健身的功效。如:归枣绒鸡,滋阴补肾,辅疗虚痨、消渴;芪枣羊肉,温补强身,老人、产妇尤宜;莲子猪肚,补脾胃,调理胃疾;油焗红鲟,滋补强身,舒筋活血,治风湿;清炖鲈鱼,清毒活血,去淤生肌,用于伤口愈合;等等。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医食同源”“药食如一”的饮食观。
很多人选择把西洋参或高丽参切片,包在鸡、鸭或者猪肚之中缝好合炖,让小孩子吃了长身体,健壮骨骼。出嫁的女儿在这个日子,也习惯给父母送去鸡、鸭、猪蹄、猪肚之类的食材,让父母补养身体,聊表对父母孝敬之心。
在寒冷冬季到来前的第一个夜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补冬”,共进丰盛滋补的晚餐,便可谓是实实在在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