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史志文化
拜祖先、敬天公、子婿日……在泉州,怎样过一个“传统年”?
2024-03-0515:26:12来源:

       在泉州,“过年”指的是正月初一到十五,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去,往前甚至把做准备工作的腊月也算作其中。作为一年诸节之首,喜气氛围最为浓厚。

  民谣有云:初一场,初二场(极热闹),初三无姿娘(煞日,旧时女人不上街),初四神落天(诸神从天上汇报归来),初五隔开(过年分两个阶段),初六舀肥(挑肥,农事开始),初七七元(做七宝羹),初八完全(圆满),初九天公生,初十卖豆生(豆芽等蔬菜开始应市),十一请子婿,十二倒去觅(回娘家探望),十三吃糜配芥菜(一作十三关帝生),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十六相公(田都元帅)生,十七“那怎”生(该怎么过怎么过)。

640 (1).jpg

  正月初一子时一到,泉州的各家各户便在厅堂上烧香点烛,供奉三牲五果六斋、糕粿、蜜饯、甜茶等物,敬祀祖先、天公(或在除夕子时)。家家户户打开大门,第一件事就是大放爆竹,取“开门爆竹,迎春纳祥”之意,俗称“开正”。

  初一天刚破晓,一家人便洗脸起床,穿上新衣服、新鞋袜,睡不得懒觉。儿媳煮红枣甜鸡蛋端给公婆贺年,公婆则端出糖品请儿媳尝甜。早餐阖家吃面线鸡蛋,鸡蛋去壳意在除晦气、凡事圆满,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作料掺芋头、肉丸等,以寓阖家团圆。在德化,初一早餐还有吃“蒸岁饭”“长命菜(整棵芥菜或菠菜)”的习俗。

  早餐后即出门走访邻居亲友,见面互道“恭喜”,俗称“贺正”,对登门贺正的客人,主人必热情“请甜”(蜜饯、元宵丸汤等),来者若是尊客,需敬以“甜鸡蛋汤(不搅散蛋黄)”,孩童前来恭喜则发红包。据宋代郡志记载,古时的泉州有相约“集拜”之礼,邻里聚拜于侧近庵宇,地方官吏则聚拜于泮宫、承天寺等地。

  初一午餐,各地不尽相同,有的城区人家吃“润饼菜”,用润饼皮卷以炒米粉、三层肉、花生末、海蛎煎、浒苔等,象征“包金包银”的好彩头。按民间说法,正月初一吃稀饭以后出门会常遇雨,所以忌吃稀饭。晚餐则较为丰盛,多设家宴围炉欢聚。

  作为一年的开端,为求新年大吉大利,初一这天民间的忌讳也不少,如不打骂小孩、不与人吵架、不讨钱追债、不扫地(惟恐扫去迎来的福气)、不赤足(避免行走被刺伤流血不吉)、不动厨刀(除夕日提前准备周全)、不劈柴、不汲井水、需夜不熄灯(寓意祥光永驻)。

  根据闽南习俗,正月初二是“子婿日”,出嫁的女儿需要携女婿、孩子回娘家探亲,俗谚有云:“有父有母初二三,无父无母斗担担”。旧时观念里初一回娘家娘家会变穷,所以初二才回。女婿上门,须随手带上礼物,称“伴手”,礼数隆重的还要备办猪脚面线、猪肚、糕粿等等。若是第一次带子女回家拜见外公外婆,外公外婆有的会用红绒线系铜钱挂在小孩脖子上,称“结彩带”。姐妹、同襟齐聚一堂,诉说离愁别绪,中午再一起吃顿热闹的团圆饭。首次回娘家的,有的会准备成对的“挂尾蔗”“带路鸡”让女儿女婿带回,寓意同甘共苦、多子多孙。

  年内腊月二十三送神,灶王爷、地主公、床母、厕姑、门神等诸家神上天向天帝奏报人间善恶,初四返归人间,继续留在家中掌管大小事情。送神接神有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意思是送神要从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各家各户备办三牲果品迎接。民间称“送神风、接神雨”,祈神庇佑风调雨顺。

  初五这天,惠东的崇武和惠北的山腰、南埔等地有个特殊节日,或曰“吃大顿”“做大岁”“无头节”,来源与明代的倭患有关,初五这天补过春节(或说补过“年兜”)。传说嘉靖年间某年腊月,崇武城内军民正欢喜准备过年,谁料大批倭寇突然登陆攻城,幸得守城官兵浴血奋战,百姓才得以撤走。城破几天倭寇退去后,百姓返回收拾房舍,掩埋完烈士遗体,已是初五,有人提议补过春节(年兜),于是家家户户点香点烛敬奉祖先,同时祭奠抗倭捐躯的将士,这天就成了“吃大顿”的日子了。

  初九俗称“天公生”。旧时从初八起至初十,泉州元妙观张灯结彩,早晚奏乐演戏,城内城外信众扶老携幼,蜂拥而来。家家户户点“天公灯”,烧“天金”,供桌敬献最尊贵的“大礼”,行三跪九叩,家有十岁、十六岁男孩的,尤其需要带到元妙观中礼敬天公。旧时民间各铺境,在正月里还各自择日举行祭祀天公的庆典,称“做天香”,搭设高大的祭坛,还有“添香”“赞筵”“巡境”等活动。

640.png

  在安溪,每年正月开春都要举行清水祖师迎春巡境,具体日期由筊杯投卜决定。清水祖师俗称“乌面祖师公”,俗名陈普足,自幼落发为僧,相传宋神宗年间清溪(今安溪)一带大旱,乡人请他前去祈雨,普足一到立刻普降甘霖,遂被尊称为“清水祖师”。他一生施医济药、修桥造路造福百姓,千百年来一直被闽南人视为完美的道德典范。巡境寄托了百姓叩请清水祖师下山绕境驱邪镇魔,扶持庇佑风调雨顺及里社和平之意,巡境随香队伍之浩大,气势之恢弘,场面之壮观,每每令人叹为观止。

  每年正月初九晚,南安英都都要举行独特的“拔灯”仪式,以游灯闹春,祈福庆新年。宋元时期,南安英溪九曲十八弯,船工用驳船航运,把货物运往泉州,通常逆水行舟需拉纤,俗称“拔船”。为祈求航运顺利,船工们从九日山分灵到英都昭惠庙奉祀,与每年的上元观灯相结合,产生了“拔灯”游乐。硕大的长麻绳上每隔不远就挂一个灯笼,男女老少用手拉着,一起使劲,犹如逆水行舟的拉纤,常常有上万人参与,再现了海丝古渡的历史大场景。

  在永春,被称为“八闽第一奇”的“炸佛”习俗(又称“逐火把”)已流传了数百年,每年正月十一到十五,“赵大天君”佛像被恭请出来,由赤身裸搏戴着斗笠的年轻人抬着绕境巡游,信众们举着长竹竿用鞭炮不断在头顶轰炸,据说炸得越多,得到的庇护就越多。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