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史志文化
泉港区涂岭镇樟脚村:“三红文化”引领古村腾飞
2024-02-2316:00:11来源:

      2003年以前,樟脚村还是涂岭深山里一座默默无闻的小村落。那年,泉港本土著名摄影家章庆煌拍摄了一张题为《油画——樟脚村》的照片,在全国摄影大赛上斩获大奖。自此,摄影家们纷至沓来,樟脚村一时间名扬天下,樟脚村那棵古老的香樟树,和陈平山烈士的英勇事迹,也渐渐被人熟知。

640 (4).jpg

      那时,樟脚村算得上地处偏僻深山,且不说山路的险峻与崎岖,光从324国道至樟脚近10公里的朝阳公路,满地的碎石子,冷不丁打滑的车轮,想想,已令人望而却步。后来,或参观樟脚古民居,或瞻仰陈平山烈士墓,或游玩金钟潭情人谷,或采写板凳龙灯巡游,每次都有新的感悟和收获,樟脚也从未令人失望,它总是默默地在改变,变得更美,也变得更好。

      再次来到樟脚村,眼前宽阔的朝阳公路,让人一时恍惚,要不是路两旁熟悉的风景,甚至会让人以为走错路了。为了促进涂岭镇樟脚村、黄田村等“内山村”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推进泉港西部旅游公路网建设,朝阳公路拓宽改造工程作为区级重点项目,总投资8千多万元。经过裁弯取直、道路拓宽,公路节省了一公里,视线更通达,行驶更安全。

       202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一大批80后、90后参与了村基层管理工作,他们有思路、有知识、有热情,懂得利用互联网发展带领村民致富。新的樟脚村书记肖跃曾经深耕电子商务数年,履职后一直致力于借助电商平台,推动涂岭红茶、樟脚豆皮线上销售,并通过“互联网 +”技术,展示樟脚古民居建筑群的特色风貌,扩大陈平山烈士事迹的宣传。

640 (5).jpg

       肖跃如数家珍地介绍道:“樟脚村原先生长有一株700多年的巨大香樟树,因此得名‘樟脚’,是陈平山烈士的故乡,也是泉州的老区革命基点村,先后获评中国传统古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省级摄影创作基地,市级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走过芳草萋萋的山谷,来到村内的犁壁岭半坡,一座颇具樟脚古民居特色的建筑立于眼前。陈平山,1904年出生于涂岭乡樟脚村的一个穷苦家庭,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后转为中共党员,参加了广州起义等革命活动。1930年参与组织“惠安暴动”,先后担任福建红军惠安总指挥部总指挥、福建红军独立第一师第一团团长兼政委等职务。1931年1月,陈平山遭敌人伏击,英勇牺牲。

       过去几十年里,陈平山旧居由于无人居住,逐渐破败倾倒。2017年,通过政府、社会多方筹资,故居得以原样重建,华丽转身为红色教育基地,展陈有陈平山烈士遗像、生平事迹、革命历程画刊等。相距不远的岭头峰上,耸立着烈士纪念碑,正面镌刻着土地革命时期曾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的罗明所书 “陈平山烈士永垂不朽”。旧居、纪念碑先后被授予“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党史教育基地”等,被纳入泉州市红色文化经典旅游线路。

       中午时分走近樟脚古民居,褐红色的烟囱飘出缕缕炊烟,仿佛能够听见那“滋滋”燃烧的炉火,闻到那扑鼻的饭香,薄如蝉翼、鲜美可口的豆皮出现在脑海中。村干部指着一堵石墙说道:“莫文蔚在这个打卡点拍过照。”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是一堵被岁月冲刷、早已风化的石墙,亦是山坡上一层层、一幢幢首尾相连 “石头厝”的一部分。这些石头厝依山而建,宛如七彩油画一般,又酷似一座座古城堡,整个村庄充盈着历史的厚重感。古民居取材于山上搬下的石头,经过能工巧匠精心构造,时光的雕刻、岁月的洗礼,让它们成为一件件色彩斑斓的艺术品。

       穿过清幽的石巷,穿过枯藤缠绕的石墙,走进了一座修葺一新的古民居,它,就是樟脚村的乡村记忆文化展馆。走进其中可以领略樟脚百年来的历史变化,感受村落文化的变迁。2022年以来,涂岭镇探索“产权入股 + 统筹修缮 + 多元开发”的管理模式,与村民签订《古民居保护利用协议书》,破解古民居“怎么收”“怎么修”“怎么用”的难题,深化传统建筑保护、活化、利用等工作。村民以古民居产权作价入股,共同参与保护、经营和收益,户主根据所持面积股份分红房屋收益。六七十栋明清至今的传统古建筑“七彩古民居”,现已测绘建档15栋,修缮10栋,部分纳入文保单位,用于樟脚村的文化展示,部分用于开发商用民宿。

       樟脚村素有泉港天然氧吧之美誉,森林覆盖率高,几大水库环绕于此,土层深厚,土体松软,是典型的富硒土壤。近年来,涂岭镇以组织振兴为引领,创新推行党建跨村联带模式,发展红茶等产业。目前樟脚村种植红茶约600亩,茶农300人,已初步形成“有道红茶 ”“萧家功夫”“印象樟脚”等多种茶品牌,全村茶产业年产值约600万元。

       下一步,樟脚村将着力打造“三红文化”,以樟脚古民居“红房子”激活红色乡村旅游,发展红茶产业带来红色经济创收,依托“红土地”孕育红色革命文化。这片大山深处的红土地,这一栋栋五彩斑斓的古民居,就像那蔚为壮观的板凳龙灯一样,飞越群山,飞向山外的世界,吸引一拨又一拨的访客。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