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色记忆
泉州抗战记忆 | 全民族抗战时期龙门党组织“白皮红心”策略的成功运用
2025-09-1117:53:52来源: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安(溪)南(安)同(安)边区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执行白区工作方针,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抗日反顽斗争。在安溪龙门,党组织巧妙运用“白皮红心”策略,在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周旋的同时,领导当地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早在1938年3月,龙门“党的同情小组”就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秘密活动,运用党的统一战线策略,做好地方人士工作,通过他们向国民党县政府保举回乡进步青年、“党的同情小组”组长林火枝等人担任联保主任等职。林火枝等人取得合法身份后,即以整顿联保为名,清除一批素有民愤的办事人员、武装镇丁,罢免为非作歹的保甲长,挑选可靠人员接任,保护党组织的安全和人民群众的权益,为龙门地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打下了基础。

  1939年春,中共龙门支部利用国民党与三青团之间的矛盾,支持三青团区队长林长青出任龙榜镇镇长,推荐龙门支部委员林降祥为副镇长,安排林水芸、林水火等同志到镇公所供职,开展“白皮红心”两面政权工作,掌握镇公所的文书档案、交通电讯,控制武装镇丁的活动。之后,随着国民党顽固派不断掀起防共、反共高潮,中共龙门支部认真贯彻中央“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白区工作方针,报经闽南特委同意,指派党员骨干张连、白宗兰、林文芳等一批同志加入三青团,参加国民党保长竞选,并安排数十人担任小学校长或教员。1944年春,党组织通过三青团提名,派出党员和进步知识分子参加保长竞选获胜,控制了龙榜镇12个保中的10个保,龙门三青团组织也基本控制在党组织手里。

  1944年夏,为防备日军进攻同安、安溪,安溪县政府拟在龙门组织抗日警备队。龙门党组织得知后,决定利用这个机会组建一支游击大队,以加强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成立后的抗日警备大队,由共产党员林文芳、白凤毛任副大队长,共产党员张连任政治部主任,每保成立一个中队,由党组织安排人员担任中队长、指导员,全大队共500多人。

  在建队过程中,龙门抗日警备大队吸收、运用了潮汕建立抗日自卫武装的成功经验,由本人自愿报名,队部审核录用,提出凡参加抗日队伍、接受军训、准备随时报国者,均视为抗日军人,掀起一波波轰轰烈烈的抗日热潮。各中队均以学校为活动场地,创办夜校,公开进行政治军事训练,白天上操场,夜间上课堂,听讲抗战道理,学习游击战术,使用的政治教育和游击战术讲授提纲,均由党组织内部拟发。龙门党组织运用“白皮红心”策略组织的抗日武装,其成员后来大多成为这一地区开展解放斗争的基础力量。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