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色记忆
苏区精神在安南永德苏区的生动实践 ——纪念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成立90周年
2025-06-2616:14:41来源:

中共泉州市委史志研究室  郑新锋


内容提要:本文从安南永德苏区军民开展革命斗争和政权建设的几个故事,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安南永德苏维埃革命运动的丰富实践,论述苏区“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安南永德苏区的生动实践。

  词:苏区精神  安南永德苏区  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安南永德苏区是一个以安溪为中心、横跨四县边区的革命苏区,在革命斗争中立下不朽功勋。安南永德苏区军民参与岩山反击战、贞洋大捷、达埔伏击战等近百场战斗,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从战略上配合红军主力长征,钳制了国民党“清剿”的军事力量。今年是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成立90周年,本文试从苏区革命与苏区精神为主线,列举安南永德苏区军民开展革命斗争和政权建设的几个故事,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安南永德苏维埃革命运动的丰富实践,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助推新时代党建工作创新。

一、安南永德苏区的坚定信念精神

1932年4月,毛泽东率中央红军攻克漳州。在漳期间,毛泽东多次与省委书记罗明、厦门中心市委书记兼省苏执委王海萍商议,确定闽南要“创造小红军,建立小苏区”和泉属“建立中心区政权及分配土地”策略,并留下蔡协民、尹利东等干部来领导漳泉创建苏区。1933年8月25日,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在东溪隆重召开安南永德四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告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成立,标志着安南永德苏区正式形成,进入鼎盛时期。安南永德苏区的形成和发展,是党中央的坚强领导,苏区军民坚定信念的充分体现。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主力红军长征后,安南永德苏区成为国民党军重点“清剿”的地区之一。中共安溪中心县委领导苏区军民,转入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1月,蒋介石调国民党中央军第九师李延年部“清剿”泉属地域。安南永德苏区指战员及时转变策略,坚持斗争,与苏区人民克服种种困难,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计划。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苏区干部和群众历尽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体现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的革命信念。

1935年6月,敌人在军事“围剿”屡遭失败后,搜罗重用叛徒、变节分子,捕杀党员干部和革命群众,使安南永德苏区党组织和革命力量遭受严重损失,革命斗争进入十分困难时期。中共安溪中心县委于7月7日在安溪乌土召开紧急扩大会议,决定红二支队分路出击,发展新区。边区军民运用游击战术,同敌人展开数十次的殊死战斗。战斗中,沈玉泉和林师柴等同志先后牺牲。革命斗争进入异常艰难危及时刻,但战士们的意志是坚强的,信念是坚定的,他们相信革命必胜,他们克服千难万险,转入隐蔽战争,对保持南方战略支点,作出了应有贡献,并从大局上策应红军主力长征,最终夺取革命胜利。

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安南永德苏区干部群众屡克强敌、战胜艰险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为了实现理想和信念,苏区红军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他们在困难和逆境中不消沉不动摇,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革命必胜信心,为了理想和信仰舍生忘死、视死如归。

二、安南永德苏区的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精神

安南永德苏区的先辈战士,艰苦奋斗、住的是普通民房,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粗茶淡饭,与广大劳苦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苏区党员干部根据各群体特点,建立工会(雇工会)、共青团、贫农团、儿童团等群众组织,并给其分配工作任务,在宣传教育方面,因地制宜,善于创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政策宣讲和革命教育,处处为民着想。自从中国共产党在安南永德地区播下革命火种后,人民的革命斗争情绪日益高涨,星星之火逐渐成了燎原之势。从中心市委派来协助中心县委开展工作的蔡协民在安溪撰写的《怎样分田》里我们就可看出,当时党员干部是如何为民着想的。农民问题主要是土地问题,1933年8月,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中共安溪中心县委遵照中央关于土地革命战争的宗旨和土改分田的指示精神,着手领导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土地改革。1934年1月,安溪中心县委在佛仔格召开会议,决定利用“福建事变”后的有利时机,加紧发展革命力量,组织民众,扩大武装,实行土地改革,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配合苏区反“围剿”。土地分配政策公布后,群众热烈拥护。农民对土地既有使用权,又有所有权,感动得热泪盈眶,欢呼跳跃,发自肺腑呼唤“共产党万岁!”,这一举措,充分彰显共产党人一心为民情怀,从而极大地激发广大群众的革命热情,决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保卫土地革命胜利果实而斗争。1933年5月2日,安南永德军民反“清剿”斗争进入十分困难的时期,安溪中心县委在安溪贞洋召开有各区委、特支和红二支队等负责人参加的中心县委扩大会议,贯彻中央关于全党动员开展民族战争的决议和厦门中心市委的指示,通过了《政治任务》《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士兵运动》《妇女运动》等11个决议案,形成了《县委扩大会议的精神和总结》,并于5月10日发出第三号通告,要求各区委、特支认真贯彻执行,“用最高限度的精神和决心,去完成实现这些决议”。崇高的决议执行后,使群众革命团体蓬勃发展,工农阶级的地位得到了空前提升,工农阶级成为苏区社会的主导力量。苏区军民之间、政群之间、党群之间形成了一种亲密的血肉相联关系。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撤离中央苏区,进行长征。11月,蒋介石展开对闽赣两省全面“清剿”。1935年春,红二支队在南安金淘打败了谢辅三部一个营的进攻后,敌人惊呼“安南永边界之土共越剿越多”。事实证明,党的队伍无论在多么艰辛的逆境中,都不断在依靠人民、在不断壮大。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反复“清剿”和血腥镇压,红军游击队和革命群众一起,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最终钳制了国民党“清剿”的军事力量,在战略上配合了红军主力的长征,而且保存了革命的种子,发展了游击根据地。

三、安南永德苏区的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精神

早在1929 年 5 月,红四军第二次入闽,与闽西地方红军会合,三占龙岩城,发展了闽西苏区。8 月 22日,红四军抵永春福鼎乡休整,28日离福鼎到达一都。福鼎乡一带屡受兵匪之害,加上国民党的反共宣传,人们闻讯兵来惊慌失措,红军到达福鼎当天,乡人顿时争相逃匿。红军随即展开了宣传工作,队伍中走出了操本地方言的人,申明红军宗旨,告慰乡亲父老。红军到来,遵守群众纪律,一扫先前大军过境横征强派、搜刮民脂、滥抓挑夫的恶劣作风,在一千多人的村庄里争相传颂,逃散的村民,又重新聚拢,回到家园,为红军挑运粮食,采集草药,红军帮村民种地、教文盲村民识字等情景,让村里群众感到无比温馨。短短7天,军民就结下了深厚情谊,彰显红军清正廉洁的尊严军纪。朱德率红四军在福鼎、一都两地的革命活动表现和红军尊严军纪,唤醒了这里被压迫的工农群众,永春一带的地下党组织,受到极大鼓舞,1929年9月30日中共福建省委给中央的报告中指出:“永春工作过去都偏于东区,最近城区已有工作,西区因受朱毛红军前月经过的影响也开始工作了。”1930 年,李南金同志领导创建了安南永特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游击斗争,为创建安南永德苏区打下基础。

安南永德苏区按照中央苏区精神,建立一系列政策、法令、条例,并规定了部队的组织编制和纪律。有效规范了红军和苏区党员干部行为,保持清正廉洁、赢得群众信赖。苏区政权在对待反动势力时,坚决打击,但却是采取公正的打击。如:在打土豪、地主时并非一棍子打死,一般把土豪、地主的财产(土地)没收后,按在家人口,每人分给一份生活田;在把一些反对革命反对人民的土豪劣绅镇压时,注意发现一些表现好的地主、富农,他们中有悔过自新的,我们党还是视其表现,让他们参加一些革命活动,充分显示苏区政权的公平公正。在第五次反“围剿”之初,第十九路军虽不断发动对安南永德红色区域的“清剿”,我们党能够坚持在第十九路军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兵运工作,许多士兵同情革命,有的还携枪加入游击队,党对这些积极投身革命者给予宽容接纳,鼓舞他们走正确道路,涌现许多杰出战士。

1932年l1月,中共安溪中心县委领导的游击队就发展到100多人,队伍不断壮大。1933年5月1日,闽南工农游击队第二支队改称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简称红二支队)。至1934年底,红二支队达500多人,加上各区、乡的后备队、赤卫队等地方武装,武装队伍达近万人。至1933年8月,安溪及其周围群众纷纷参加农会、妇女会、儿童团等各种革命群众组织,其成员达l万人左右。党团组织迅速发展,中心县委下辖的党组织就有芸区、东溪、黄口、彭区、官桥、镇田、诗山等7个区委和永春特区委、德化工委、湖头区工委、金淘区工委,约70个支部,420名党员。共青团组织也发展到100多名团员。8月25日,安溪中心县委在东溪隆重召开安南永德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告成立安南永苏维埃政府。红军战斗队伍的壮大和苏区的逐步形成和发展,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红军队伍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使革命信心厚植于广大人民群众中,使越来越多的进步群众投入到革命战争中,为革命胜利提供坚强保障。

党领导的红二支队在安南永德苏区的创建过程中,转战安南永德等地区达5年之久,游击队被长期围困在深山老林里,昼伏夜行,风餐露宿,饥寒交迫,生活极其困难。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转入三年游击战争,国民党反动派“清剿”安南永德苏区,查控群众带粮食和油盐上山,红军游击队只好以野果、野菜、草根充饥。然而,艰苦难不倒共产党人,难不倒苏区军民,不管多么艰苦,苏区军民的革命意志不仅摧不垮,反而磨炼得更加坚强。

四、安南永德苏区的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精神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统治政权对外实行反苏、亲帝的政策,对内竭力维护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限制和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残酷地镇压、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这种政权势必遭致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抗。而共产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是建立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革命政党,势必受到人民的爱戴。安南永德苏区在创建进程中,泉属地域的永春东区农民运动、永春鳌峰农民武装抗捐、惠北武装抗捐等农民运动,无不反映一个事实:广大劳苦群众对当时社会压迫不满。党凭借着忠实践行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有序领导广大劳苦群众闹革命,使长期受压迫受剥削的劳苦大众“梦想成真”,翻身做主人,获得自由,并和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最终取得革命胜利。

安南永德苏区红色政权建立后,人民群众更加广泛地开展抗还租、纳钱粮,抗缴捐税;提倡男女平等,提倡婚姻自由,反对包办婚姻;实行土地改革使安南永德地区农民第一次实现土地还家的愿望,广大群众革命激情空前高涨,但一些流氓地痞仍然占据一些地方为非作歹,狼狈为奸,鱼肉百姓。他们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网罗勾结下,破坏红色根据地,发动猖狂“围剿”,许多党的组织受破坏,不少党员和革命群众遭到逮捕杀害。如工农红军游击队员潘音同志,在执行交通运送任务途中,不幸被捕,于1934年12月11日,被敌人严刑拷打,当众砍断其两脚,再劈去双手。残忍的匪兵还把潘音同志的首级割下,悬挂于树梢,吓唬革命群众。广大工农群众,对反动派如此残忍毒辣,莫不切齿仇恨,纷纷要求红军游击队严惩匪顽,铲除民害。苏区红军游击队立即行动起来,打击这些流氓地痞。

永春姑山乡存在一支由地痞流氓陈仍欣任分队长的保安分队。陈仍欣原是姑山乡里的地痞流氓,吃喝嫖赌毒样样俱全,他仗势当地豪绅地霸及国民党反动派头子的赏识,横行霸道,调戏妇女,欺压乡邻,包捐设卡,剥削行商,扰得当地群众不得安宁。1935年 2月21日天黑时,红二支队政治部主任粘文华等同志按照原定计划带领队伍,沿着山路出发挺进姑山乡,冒着生命危险包围陈仍欣保安分队,击毙陈仍欣,烧毁保安分队部,遣散俘虏,战斗持续到凌晨2时许,“夜歼姑山保安队”大捷。战斗中几名战士受伤,颜泗德、陈唱两位同志牺牲。哪里有欺压百姓的反动派、地方股匪,红二支队就战斗到那里。苏区红军秉承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精神,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他们带领苏区军民克服重重困难,以蓬勃的革命热情、昂扬的革命斗志,在苏区凝聚形成了“争创一流”的精神特质。

五、弘扬苏区精神,助推党建工作创新

我们党领导实施的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方针、政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写照,也是安南永德苏区军民的生动实践。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方针、政策,赢得了苏区群众爱戴,从而在血与火的峥嵘岁月里,苏区民众把长年省下仅有的一把米留做军粮,把忍冻挨寒节俭下要做婚衣的仅有一块布捐做军装,把千般呵护保存下来的最后一个孩子送上战场……使党和红军能够在极端困难时期不断发展与壮大,最终夺取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面临复杂的执政环境,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我们必须持续弘扬苏区精神,提升党建工作,不断激浊扬清、扶正祛邪,确保党永不变质,始终成为复兴路上的领跑者、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必须弘扬苏区坚定信念精神。在构筑崇高坚定的信仰文化、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同时,必须更好地传承弘扬苏区坚定信念精神,才能够更加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

我们必须弘扬苏区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精神。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依靠人民发展壮大,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弘扬苏区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精神,弘扬苏区军民鱼水亲的革命情怀,就是要永远铭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这正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所在。

我们必须弘扬苏区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精神,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苏区历史尽管成为过去,但这种既强调作风建设,又注重制度建设,使广大干部自觉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成为广大群众所拥戴的好干部,这仍然是当前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所需要的。我们应该持续弘扬苏区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精神,不断增强尊规学规守规用规意识,确保党内法规制度优势较好转化为党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治理效能,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性。

我们更要弘扬苏区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精神,始终关注需要改革的民生问题,贯彻落实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使命,强化落实民生工作,优化工作机制、优化资金分配使用,切实把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办好、办实,这样就是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不断丰富。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