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教融合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项重要改革部署。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对于新形势下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此后,深化产教融合迅速成为产业界和教育界的普遍共识。
泉州民营经济发达,制造业体量大,产业基础扎实,是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泉州的实际情况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和教育的融合发展。早在2013年,市政府就出台《关于推动全市高校与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建立校企战略合作关系的实施意见》,2016年出台《关于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的实施意见》,对如何促进高校与企业、教育与产业的结合发展作出积极探索。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市政府又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要求,于2018年出台《泉州市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意见》,对全市的产教融合作出全面部署,初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产教融合政策体系。
在大力构建政策体系的同时,市委、市政府还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推进产教融合发展。一是设立产教融合专项资金。从2016年起开始设立市级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每年8000万元,2018年增加到9000万元,重点引导高校、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主动对接和服务泉州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二是兴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把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层次和规模。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实训基地346个,其中国家级19个、省级42个、市级7个、校级278个,
初步形成梯次有序、规模齐全的实训基地。三是优化产教融合专业设置。按照“产教供需、精准对接”的思路,实施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建设工程,重点扶持与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石油化工等产业发展紧缺人才培养相关的专业群建设。至2019年底,建成70个特色专业群,形成覆盖重要产业链的专业布局。四是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由7所高校联合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分别组建了3个省级、7个市级职教集团,392家行业企业参与。至2019年底,全市累计获批省级“二元制”人才培养试点26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73个,培养学生2000多人。同时,积极支持高校主动面向区域、行业办学,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9所高校与32家企业共建24个产业学院。
2019年9月25日,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和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决定在全国各地遴选一批城市,作为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泉州市委、市政府从泉州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出发,立足自身产教融合的基础,决定申报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并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支持。2020年9月25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支持泉州开展首批国家级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交了申请报告。2021年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印发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认定全国首批21个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63家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泉州成功入选,是福建省唯一入选的城市。
入选国家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是对泉州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做法和成绩的肯定,同时也是泉州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产业要素集聚融合、优势互补,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有利于泉州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