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对于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2016年6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福州、厦门和泉州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福厦泉自主创新示范区进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努力建成海峡两岸协同创新先行区、海上丝绸之路技术转移核心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先导区、创新创业生态引领区。
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于2016年11月17日专门召开工作推进会,对泉州示范区建设作出部署。此后,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和省直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创新“试验田”的战略定位,按“五个一”要求,在创新和示范上下功夫,在产业和体制两方面先行先试,全力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一是成立一个领导小组,于2016年11月成立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泉州片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包括《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意见》及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等15份配套文件,形成创新发展“1+X”政策体系。三是设立一笔专项资金,每年3亿元。四是建立一个推进机制,通过建立责任目标体系,逐个单位、县(市、区)下发工作任务和指标任务,倒排时间节点全力推进。五是抓好“泉州芯谷”“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
经过几年的努力,至2021年,泉州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了多方面的突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先行先试、改革创新上,围绕海峡两岸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建设、科技金融结合、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人才团队引进、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等示范区七大改革任务,推出45项全国、全省首创的创新举措,其中有19项被省委、省政府列入推广清单,总数居全省首位。二是高新园区和产业发展上,“十三五”期间,泉州高新区工业总产值保持年均15%的快速增长,泉州“芯谷”一区三园成为全国重要的半导体产业基地,泉州智能装备产业园洛江园区被确定为第二批省级县(市、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引进建设嘉泰数控二期、维盾电气电力自动化产品基地、西人马联合测控高端微机电芯片、久信石墨烯产业化等一批重点项目。三是创新平台建设上,在全国率先建设“数控一代”科技创新中心,采取“一院一策”模式引进共建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等大院大所18家,按“政府引导、实体办院、市场化运作、专业化运营”和“以项目为核心组建创新团队”等创新方式,建设硬脆光电材料晶圆加工技术研究院等58家新型科研机构。四是区域创新发展上,全市专利授权量由2016年的2.6万余件提升至4.7万余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016年的4.58件提升至13.52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由2016年的311家提升至1630家;拥有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30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28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1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78家。
通过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市围绕产业和体制这两个重点,大胆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形成了一套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建设了一批高新产业园区,搭建了一批创新平台,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对全市产业的转型升级、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