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色记忆
戴云之战
2024-12-2617:04:05来源:

1947年2月,中共闽中特委在闽侯县尚干乡召开会议,将闽中特委改为闽中地委,成立闽中军委,布置发动爱国游击战争和建立地方游击队等任务。会议还根据闽浙赣区党委指示,决定由泉州中心县委领导攻打安海镇,以扩大影响,牵制敌人,建立武装,开辟安南永根据地,迎接闽中游击队。

按照闽中地委指示,泉州中心县委决定采取突然袭击、及时撤退的办法攻打安海,攻打后立即组织小型游击队到山区开辟根据地。5月11日晚,组织起来的一支农民武装队伍共300多人,在龙山寺旁设立总指挥部,以许集美为总指挥,攻打国民党安海镇公所、警察局、银行、邮政局等。12日凌晨2时,总指挥部下达撤出战斗的命令,部队无一伤亡,还毙伤敌人,缴获一些物资。安全返回据点后,总指挥部按既定方案,组建了一支30多人的游击队,转战安南永地区,创建游击根据地。

1947年6月底,许集美、朱义斌、郑种植带领的泉州游击队辗转抵达南安八都山,与先期到达这里的两支游击队会合:一支是黄国璋任司令员兼政委的闽中游击纵队(戴云纵队),一支是高祖武(林捷)、毛票带领的仙南永地区八都游击队。三支队伍会合后,建立了爱国游击队戴云纵队直属支队,罗迎祥兼支队长,林汝楠兼支队指导员。下设3个中队,整个队伍共200人左右。

会师整编后,直属支队决定继续向戴云山挺进,独立开辟游击根据地。但此时直属支队已引起国民党注意,在挺进过程中,遭到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7月5日,直属支队在南安县山门遭到国民党省保安第一中队及南安、安溪等县自卫队、警察1000多人包围。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直属支队临危不乱,顽强杀敌,最后突出重围,但是也遭受很大损失,支队长罗迎祥、警卫班班长林秋水、战士何天走等壮烈牺牲。

突围后的直属支队连夜向永春边境转移。7月14日,直属支队行至德化盖德暗林口时,又遭到敌人伏击,队伍被冲散成三部分。突围后,三部分队伍在彼此失去联系、没有统一指挥的情况下,不约而同地朝戴云山主峰方向挺进。随后,直属支队各部又在雷峰梅坂、国宝冷水坑等地,遭到国民党省保安第一中队及德化、永春两县的自卫队、警察等数倍于己的反动武装围攻,大批游击队指战员英勇牺牲。于是,直属支队各部不得不在熟悉地形的群众指引下,艰难突破封锁,冲出包围,撤回莆田、晋江等地。在战斗中,高祖武等十几位同志英勇牺牲,傅维葵、吴秀琼等同志不幸被捕。

戴云之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闽浙赣区委在福建国统区内发动的一次公开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在戴云之战中,由闽中和泉州游击队组成的闽中游击纵队,历时4个月,行程1000余华里,遍及10个县,进行大大小小十几次战斗,取得不小的成绩,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戴云之战虽然未能实现最初的计划,但是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在福建的反动统治,牵制了国民党的力量,从政治上响应了党中央的指示,呼应了解放区的斗争,进一步扩大了党的政治影响。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