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泉州各界人民热情支援抗战。然而,由于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日统一战线,蓄意搞军事摩擦,闽中游击队在北上抗日过程中发生了“泉州事件”。
1937年6月中旬,闽中工农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抗日义勇军第七路军第一联队,成立指挥部;10月15日,在莆田接受国民党改编,番号定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师特务大队,刘突军为大队长,指定在莆田南郊广化寺驻防。由于特务大队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在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国民党当局惧怕难以控制,11月初,国民党军第八十师以金门沦陷、闽南时局紧张为借口,下令将特务大队调进泉州城驻防,使其受制于国民党军第八十师第二三九旅。11月中旬,特务大队进驻泉州承天寺。此后,特务大队配合泉州党组织,发动学校师生和社会青年广泛开展抗日救国宣传,在泉州地区很快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高潮,产生了很好的政治影响。
国民党福建省当局不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存在,想方设法吞并或消灭特务大队。在国民党军第八十师的严密防范控制之下,特务大队很快失去了军事优势。随即,国民党福建省当局阴谋瓦解特务大队。第二三九旅旅长钱东亮屡次挑起事端,企图嫁祸于特务大队。遭到特务大队的揭穿后,钱东亮对其更加忌恨。
1938年2月,新四军在福州设立办事处。闽中工委和特务大队再次向国民党当局提出,特务大队要加入新四军。国民党当局不仅明面拒绝,还暗生奸计。3月9日,刘突军准备往福州新四军办事处请求将部队编入新四军。钱东亮密令莆田驻军营长在莆田拦截,设计谋害刘突军,并派一个团包围承天寺,强行收缴了特务大队武装,扣押全体指战员,制造了震惊八闽的“泉州事件”。
“泉州事件”发生后,闽中工委当即研究应变对策,向福州新四军办事处汇报,由办事处向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新四军军部报告,同时到国民党驻闽绥靖公署交涉,申明中共立场。与此同时,泉州党组织积极发动舆论声援,组织社会力量慰问支持被困于承天寺的特务大队指战员,鼓励大家团结一心、坚持斗争。在泉州党组织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压力下,经反复交涉,国民党当局勉强交还了特务大队人员和武器。3月下旬,特务大队开进福州,经休整,编为新四军军部特务营第二连,于1938年4月中旬开赴皖南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