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色记忆
林拱震:一片丹心系国难 满腔忠诚铸党魂
2024-12-1315:31:17来源:

林拱震(1922-1946),晋江安海人。1938年,进入养正中学读书,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8月,任中共安海工人店员支部书记。1945年4月,任中共安海区委委员。1946年5月1日,在泉州中心县委组织的武装筹款行动中不幸牺牲,年仅24岁。

林拱震,1922年4月出生于浙江省一户贫民家庭,几个月后,被卖给晋江安海聚兴金银首饰店老板林显荣当养子。1929年,入读安海养正小学,毕业后又进安海双头埕周厝读了2年私塾,1938年入读安海养正中学。

1939年,为减少因日本飞机轰炸造成的损失,安海养正中学内迁到南安岭兜。这一学期,林松龄也到养正中学任教。林拱震经常从他那里借一些革命书籍和进步刊物阅读,并参加进步学生时事座谈会,了解了抗日救亡活动中的感人事迹。在林松龄的引导下,林拱震和同学们一起唱抗日歌曲,参加各种抗日救亡活动。

林拱震的革命思想逐步形成,成为党组织的发展对象。1941年2月,林拱震等人经许集美、黄竹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时,恰好临近毕业,林拱震除了温习功课准备考试外,还在学校党支部领导下,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发动组织养正中学学生抗日后方服务团。林拱震参加服务团的抗日剧团,排练抗日话剧节目,在学校和附近农村进行巡回演出。7月,林拱震毕业后回到安海,前往安海俭德小学任教,之后参加由安海进步教师和青年组织的晋江县第二区抗敌剧团(简称二抗剧团),进行抗日宣传。他秘密开展工作,把进步力量团结在党的周围,在他们当中发展党的组织。

1942年8月,上级决定让许集美任中共安海区特派员,先后建立4个支部。林拱震任工人店员支部书记,组织上为进一步发动广大工人、店员参加抗日活动,在工人、店员中发展党组织,决定在俭德小学开办职工夜校。1942年至1944年,林拱震等人先后发展了陈针、吴成镖、除金木、王琼花、吴大同等十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编入工人店员支部。

1943年12月,中共福建省委在永泰清溪举办第六期武夷干校,林拱震同吴天亮、侯如海、许集美等一起参加这期学习班。1944年3月学习结束,林拱震返回安海工作。这一时期,二抗剧团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引起敌人注意。国民党三青团在泉州地区的爪牙企图拉拢利用二抗剧团中的这一大批青年,于是派组织员到安海来发展三青团。1944年6月,根据党组织的安排,林拱震挂名参加三青团,包办三青团安海青年服务社所属的青年碾米厂,以此职业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三青团的这个碾米厂成了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点之一。

在党组织的安排下,1945年春季,林拱震到官桥山仔教书。1945年4月,根据会议要求,成立中共晋江县工委,其下辖安海、沿海2个区委,林拱震任中共安海区委委员。6月,晋江沿海发生“科任事件”,泉州党组织一些党员的名单落入敌人手中,幸好党组织从敌人内部得到确切情报,有牵涉的同志安全转移、隐蔽到农村。林拱震转移到沿海侨区一带进行隐蔽斗争,经常到后山、前洪、永坑及其他地方做联系、检查工作。对于党组织的安排和决定,林拱震总是无条件地遵照执行。

1946年5月1日,林拱震在一次武装筹款行动中不幸牺牲,年仅24岁。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