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色记忆
林刚中:赤忱系南国 热血洒北疆
2024-10-1215:54:24来源:

       林刚中(1916—1946),永春蓬壶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安南永德苏区游击战争。1935年,南渡新加坡任教。1938年春,辗转回国参加抗战,在八路军中任军事骨干。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解放军前身)某部团长。1946年3月,在四平战役中牺牲,年仅30岁。

       永春县蓬壶镇是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许多革命英豪。在蓬壶镇美山村仙洞山脚下,耸立着一座烈士纪念碑,其中镌刻着烈士林刚中的姓名。林刚中旧居距离烈士纪念碑只有几百米,这座房子至今仍有人居住。

       1916年10月,林刚中出生于蓬壶镇美山村。祖父是晚清的贡生,以教书为业,父亲则以务农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在祖父教书育人的熏陶下,林刚中天资聪明,成绩优异,1931年秋顺利考入永春中学。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民族危机加重,林刚中积极参加学生爱国救亡活动,加入儿童团,在地下党、团领导下,开展革命活动。经过斗争实践的考验,1933年春,林刚中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在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常委林多奉领导下,他参与组建永春特区特务队,参与研究斗争活动等事宜,成为一名骨干。特务队以林刚中所住的房子为秘密据点,夜间在仙洞山一带山林中进行战术训练,为前方培养指战员,同时配合红二支队广泛开展锄霸肃奸等武装斗争。几个月后,由于工作需要,林刚中转入位于蓬壶镇的八乡岭头小学任教,以学校为阵地宣传发动群众,建立群众基础,全力投身于安南永德苏区游击战争。

       1935年秋,安南永德苏区游击战争失利,为躲避敌特侦缉,保存革命力量,林刚中辗转南渡新加坡,以教书糊口。虽然离家千万里,但赤子忠心不泯,他在新加坡积极寻找当地革命组织,并投身于马来亚华侨的抗日进步活动。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许多爱国华侨青年纷纷回国,林刚中也不例外。他万里迢迢几经周折,终于在1938年春到达延安,被分配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编入部队,他随同战友走向抗战前线,历经多次战斗,表现勇敢刚强,成为八路军中的一名军事骨干。

       抗战胜利后,根据组织安排,林刚中赴任东北民主联军某部任团长,投入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斗争洪流中。1946年3月,林刚中率领所部驻守吉林四平街。其时,蒋介石派军向营口、四平街等处进攻,受到民主联军的反击,被迫于3月27日签订《东北停战协定》在反击战中,林刚中坚决执行作战计划,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不幸英勇牺牲,热血洒北疆,时年30岁。新中国成立后,林刚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