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色记忆
忆粮票 说粮食——惠安从“地瓜县”到“百强县”的巨变
2024-03-1215:35:05来源:

       改革开放前,惠安是个典型的农业县,地瓜是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主食,被称为“地瓜县”。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人们,最为深刻的记忆就是生活物资的短缺。对于粮票、布票、肉票、香烟票、肥皂票、煤炭票等门类繁多的票证记忆深刻,记忆中最不能抹去的就是粮食的供应。

       崇武地处惠安沿海突出部,是人多地少、水资源缺乏的渔区。少量的土地一年只能种两季,一季地瓜、一季麦子,粮食历来不能自给自足。新中国成立后,居民所需用粮全部依靠国家的返销粮供应。

       当时崇武的粮食供应分为几种类型。从事海洋捕捞的人员按参加工作时间细分为三类:一类人员每人每月45斤大米,1斤花生油;另两类人员每人每月分别为45斤、42斤大米,都没有花生油。从事海洋运输的人员每月36斤大米,从事渔业后勤工作的人员每月28斤大米。

       发放给从事海洋捕捞渔民的粮票分为两种。在省内用流动粮票(俗称“小额票”),与粮食部门审核的粮证相结合购粮,缺一不可。到省外海域劳作,则发放全国粮票。一艘渔船一般有40名以上的渔民,到浙江省捕捞作业一般为期6个月左右,需要的全国粮票通常在一万斤左右。发放粮票的人员到粮食部门手工点清粮票,领出后再发放到每艘渔船上,丢失、点错粮票均由经办人员负全责。

       向其他居民供应的返销粮,每季度由粮食部门按各村人口基数下达总量,各村再平均分配给每个村民,多时每月14斤,少时每月9斤左右。计算各户的粮食供应数量,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当时没有计算器、电脑等工具,只能依靠算盘和手工填写、复核完成,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向居民供应的返销粮远远无法满足群众需要。村民为维持对粮食的最低需求,即使是腐烂的地瓜也舍不得丢弃,把腐烂的部分挖出来贴在墙壁上阴干(俗称烂薯粿)后,和其他粮食混合食用。渔船上煮过干饭后锅底留下的锅巴,晒干后带回家,用水浸泡后和蔬菜一同做成锅巴饭食用。为了应付粮食短缺,不从事海洋捕捞这种高强度劳动的村民,只能每天三顿喝稀粥,逢年过节才能吃上干饭。

       改革开放后,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我国具备了取消票证、敞开供应粮食的条件。记得粮食全面放开供应时,老百姓喜形于色,奔走相告。由于长期缺粮,大家还心有余悸,纷纷购粮屯粮。乡村干部们只能大力宣传,劝告百姓不必担心,粮食供应从此不会断档,没必要一次购粮太多,以免霉变,造成损失和浪费。

       随着鱼、肉、蛋、油等副食品的充足供应,人们的粮食需求量一直呈下降趋势,现在一般每人每月只需要30斤以下。同时,超市粮食柜台上琳琅满目,全国各地的粮食品种竞相上柜,以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黑米、红米、进口香米比比皆是。过去一斤大米可兑换5.5斤地瓜,现在地瓜的价格已接近或达到大米的价格,一些优质地瓜如紫薯、蜜薯的价格甚至超过普通优质大米。经历过当年物资短缺的人们纷纷感叹,以前买肉要肥的,现在挑瘦的;以前盼着吃细粮,现在要的是粗细搭配;以前想的是吃饱,现在讲究的是吃好;以前不饿就行,现在要有营养。

       改革开放以来,惠安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已连续多年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民以食为天,粮食供应的天壤之别,是惠安从“地瓜县”到“全国百强县”巨变的一个生动侧面,充分说明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奔头的生活。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