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色记忆
沈尔七:菲华英杰勇抗战 誓死卫国铸忠魂
2024-03-0716:57:25来源:

       沈尔七(1914—1942),原名沈庆炬,晋江池店人。17岁遵从父命,远赴菲律宾谋生。1937年,回国参加抗日战争,后奉命北上,被任命为新四军二支队随军服务团团长。为了抗战,三次往返菲律宾,却未曾回家一次,一心只为救国。1942年5月,在一次对敌战斗中,不幸身负重伤,以身殉国,时年28岁。

       在晋江池店清濛村最热闹的菜市场旁,坐落着人民英雄沈尔七的旧居。时光飞逝,岁月蹉跎,旧居的红砖瓦墙与门前的榕树至今仍然醒目、繁盛,似乎在坚定地告诉人们沈尔七同志的丰功伟绩永垂不朽。

       1914年,沈尔七出生于晋江池店清濛村,17岁时,他便跟随父亲,南渡菲律宾谋生。在菲律宾,他白天处理账务,晚上参加菲律宾华侨总会下属的青工俱乐部的活动,开始接受进步思想的影响, 后来被推举为青工俱乐部的执委,开始走上革命道路。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菲律宾各界爱国侨胞奋起支援祖国抗战。由沈尔七担任总领队的菲律宾华侨归国抗日义勇队于1938 年 1 月离菲到达厦门参军参战。后义勇队被编入新四军第二支队,易名为菲律宾华侨回国随军服务团,沈尔七被任命为团长。接着根据第二支队党委的决定,沈尔七转为中共党员。

       沈尔七一贯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起到带头表率作用,曾被新四军二支队授予“ 模范军人”的光荣称号,多次受到新四军首长叶挺、项英的接见和表扬。1938 年 4 月中旬,随军服务团改由军政治部领导,全体团员被安排到军教导队集训了半年。为了更快地掌握军事知识,沈尔七经常请教导员俞炳辉给他们讲课,开“ 小灶”。在沈尔七带动下,团员们认真学习政治、军事,进步很快。学习期间, 服务队单独编成一个排,沈尔七任排长,在教导队结业前,沈尔七即被分配到军政治部做民运工作,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涯。

       1939年春,为继续动员旅菲爱国青年回国参战,筹募资金和药品支援前线,沈尔七接受党组织派遣重返菲律宾。 1939年5月,他带领慰劳团到皖南慰问,后该乐队编为新四军军乐队,这是沈尔七第二次回国参战。1940年4月,在苏南前线,他英勇作战,帮助抢救伤员,积极做宣传工作。同年8月,他参加保卫镇保公路的战斗,随部队勇敢冲杀。1940年底,遵照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的指示,沈尔七再次返回菲律宾,继续动员旅菲侨胞支援新四军抗战杀敌。1941年11月间,他第三次离开马尼拉,回国参战。随后,他被安排在东江游击总队(又名第五大队))某连任政治指导员。1942年5月,在一次对敌战斗中,沈尔七奋不顾身地抢救伤员和掩护同志撤退,不幸身负重伤,以身殉难,年仅28岁。

        如今,已过百岁的妹妹沈乌营一提到大哥沈尔七的事迹,仍不禁潸然泪下,她抽泣地说:“ 我大哥为了抗战,从离家到牺牲的12年里,曾三次从菲律宾归国参战,却没有一次回到家中看望家人。当得知大哥牺牲的消息,全家人哭成一片的场景,至今仍刻在我的脑海里。”事实上,沈尔七并非不思念家人,他曾多次给家人写信,在诉说思念之情的同时,还写道:惟今如不抗日救国,民众将永无翻身之日,故儿愿牺牲一切奋斗到底......”如此充满革命激情的家信,体现了他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崇高精神。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