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理论视野
认清独特优势 深化党史研究
2013-12-3010:14:00来源:

 

   党史研究是党史部门的中心工作。整个党史工作做得怎么样,关键是看党史研究搞得怎么样。离开党史研究,党史其他工作,无论是资政还是育人,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作为基层党史部门,要推动地方党史工作长远发展,更好服务现实需要,关键是要不断深化党史研究这一中心工作,而前提是要全面认清自身的独特优势。以全市深入开展“增强忧患意识、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活动为契机,通过深入思考,我认为这种独特优势,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领域独特,深化党史研究空间巨大

党史研究,顾名思义,就是要研究党的历史,也即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它首先是一门历史科学,必然以“史”为本,体现出诸多史的要求和特点,但它要研究的是当前正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党”字带头,又使它不同于普通的历史学,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要求。这种独特性在研究领域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从内容上来说,作为一门普通历史科学,它首先必须要把我们党的历史过程——从我们党成立开始到现在,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直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搞清楚,并全面系统地反映出来。也就是说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党史研究必须弄清的内容。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由于我们党是执政党,在今天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党的领导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方面面,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种领域。研究党的历史,自然不可避免地也要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从时间上来说,尽管我们党成立至今不够百年,相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可谓短之又短。但与其他断代史不同的是,党的历史还在不断书写和延伸着,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其下限是正在发生的现实。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历史是一个过程,“历史的范围不但包括过去,并且包括现在和未来”。因此,历史研究的范围既包括“过去的历史”,也包括“当前活的历史”。作为党史工作者,不但要研究总结好党的“过去的历史”,更要关注当前党和国家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把这些 “当前活的历史”也纳入研究范围。

第三,从层级上来说,我们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在领导体制上分为中央、地方和基层组织。与此相适应,中共党史就应该既包括中央和全国党史,也应该包括地方和基层党史。地方和基层党史是中共党史的延伸和展开,地方和基层在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出现很多典型事件和人物,把这些典型事件和人物研究清楚,也非常有意义。因此,研究中央和全国党史固然重要,但研究地方和基层党史也很有必要,也是党史工作者特别是地方和基层党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领域。

如上所述可以看出,党史研究涉及的领域是极其宽广的,深化党史研究的空间是巨大的,即使是身处基层的党史工作者,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只要基层党史工作者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研究意识,善于结合本地特点,敢于积极开拓新领域,大胆探索新课题,就一定能把地方党史研究不断推向深入。

二、视角独特,深化党史研究切入点多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历史和社会是关联在一起的。正如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所说的那样:“历史与社会,同其内容,同其实质,只是观察的方面不同罢了”。人类社会,纵着去看,便是历史;横着去看,便是社会。纵看与横看这两种角度,就是历史学与其他社会学科区别的重要判断标准。豪无疑问,作为历史学科,党史研究首先必须以“纵着看”这一史的角度为主,围绕党的活动,以时间为主线,纪录历史过程、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历史规律。

但是中共党史属于当代史。由于我们党的一切活动,诸如制订路线方针政策,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推动社会进步。我们党的活动,必然会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反过来也会影响我们党的活动。二者是在一个动态的互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这种互动关系,决定了党史研究不仅要以党的活动为核心来研究党的整个发展过程,而且要把中共党史放在中国社会史这个大背景下去研究。也就是说党史研究也必须关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作为党的工作的一部分,党史工作担负着“以史鉴今,资政育人”这一政治功能,也必然与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现实社会中出现的种种变化和问题,既是我们党所要面对和解决的对象,也是党史工作应关注的内容和发挥作用的地方。马克思曾经说过:“现代历史著述方面的一切进步,都是当历史学者从政治形式的外表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深处才取得的。”因此,搞党史研究,要掌握好“纵看”这一角度,也要把握好“横看”这一视角,要善于从社会史的角度来审视中共党史,以现实社会中所出现的各种变化为切入点,把党史研究不断引向深入的。

对于基层党史工作者来说,要研究高层的党史,受位置和条件所限,也许有一定困难。但身处基层,直接面对基层的社会现实和百姓的火热生活。基层党史工作者只要不埋头于“故纸堆”,不“两耳不闻窗外事”,敢于直面社会现实,善于从现实中找出问题、发现问题,就会发现深化党史研究的切入点非常之多,关键是党史工作者要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研究水平,善于从历史中寻找智慧、解答或引导人们解答问题。

三、方式独特,深化党史研究形式多样

党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现实,但是这种服务不像其他部门那样,要直接面对社会,面对群众,去办些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事情。我们是通过存史、研史,弄清楚全国或者一个地方党史的来龙去脉,总结好其中的经验教训,并将其转化出来,做好资政育人工作,来实现为现实服务的。党史工作服务社会的这种独特方式,决定了党史研究与服务现实之间需要一定的转化形式。多年来,围绕编写党史基本著作这一基础性工作和资政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在中央和全国各地党史工作者的努力下,党史界已经创造和形成了许多管用、有效的形式和载体。首先是党史基本著作方面。党史基本著作记载和反映的是党的历史活动,它是党史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是做好资政育人的基础和前提。它有编年史、专门史、部门史、断代史之分,目前主要的体现形式和载体有大事记、组织史、党史人物,集大成者便是全国及各地的地方史。其次是党史资政方面。党史资政,就是发挥党史总结历史、探索规律、鉴知未来的功能,为党委和政府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它是党史工作服务大局、服务现实的“快车道”。目前主要有专题研究、资政报告、执政实录等体现形式和载体。第三是党史育人方面。党史育人,就是用党的历史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经典的表述就是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它是党史服务现实的重要体现。它的主要体现形式有编写党史通俗读物,创办党史刊物,举办党史展览,制作党史电视专题片、纪录片,利用革命遗址建立党史宣传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等。

可以说,党史工作服务现实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形式和载体也是丰富多彩的。随着今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党史服务现实的形式和载体还会不断创新,不断丰富。这些形式和载体,既是我们转化研究成果的重要方式,也是引导我们进一步深化党史研究的重要抓手。以前有党史工作者认为,基层党史应把主要功夫放的宣传教育上,至于党史研究,那是中央和高层党史工作者的任务。应该说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其实如何把党史以一种让人更容易接受、更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出去,本身也是一种研究。这么多的形式和载体,作为基层党史工作者,应该根据本地实际需要和自身具备的条件,灵活、有针对性地运用各种方式,来提高党史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要以运用这些方式和形式为抓手,有目的性地把党史研究引向深入。

四、部门独特,深化党史研究保障有力

党史研究室是各级党委下属的党史研究机构,是目前国内研究中共党史最重要的机构和主力军。与国内外众多的研究中共党史的机构不同的是,各级党史部门不仅是党史研究机构,还是各级党委主管党史业务的工作部门。一个部门,两种性质,两种工作形态,这不仅是国内外其他研究机构所不具备的,就是各级党委内部的其他部门,也是不多见的。尽管党史部门特别是基层党史部门是冷部门,党史工作的社会关注度也不高。但如果仅从党史研究来说,作为党委的工作部门,我们又具备许多独特优势。一是在经费和人员配备上,目前各级党史部门或多或少都有专门的经费来源和稳定的人员编制,搞好党史研究的基础保障较为牢固。二是在资料征集上,党史部门隶属各级党委,对于各级党委的决策部署、中心工作及各项活动,能随时跟踪甚至直接参与,有利于全程掌握党委的动态,及时征集第一手资料。同时,与档案、文史等部门同作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门,便于直接联系和查阅,征集党史资料的条件得天独厚,搞好党史研究的资料保障较为可靠。三是在研究编写上,可以发挥党委工作部门的职能优势,通过党委、政府的组织力量,协调有关部门参与专门史、部门史等党史正本的编写,组织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老同志参加党史研究,在形成党史研究合力上有组织保障。

这些优势,都是国内外其他研究机构所无法比拟的,都是做好新形势下党史研究的有力保证。目前由于各地党委、政府重视程度不一,党史部门争取力度有异,不少地方党史部门的这些优势并未很好发挥出来,而仅仅成为一种潜优势。尽管如此,只要基层党史部门认识到这种优势,真正树立“有为有位”意识,积极争取,主动作为,这种潜优势就一定能转化为显优势,从而实现这样一种良性互动:充分发挥独特优势来深化党史研究,并以深化研究的成果来实现有为有位。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