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宣传传播 > 史实纵横
项 南 与 晋 江
2013-12-2610:57:00来源:

 

福建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于今年4月29日在晋江市召开。会议提出要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学习晋江等地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大跨越。

晋江有今日的局面,这是与项南对晋江的支持分不开的。1981年项南到福建担任省委书记后,即与晋江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十分关注和大力支持晋江经济的发展。项南慧眼识晋江,最早总结和推广晋江的经验,对晋江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至今,晋江人民还十分怀念这位人民的好公仆,党的好书记,称赞他是人民心中永远不倒的丰碑!

1981年1月20日,项南到福建上任仅一星期,就在福建省党代会上发表《谈解放思想》的重要讲话,为推进福建省改革开放力排众议,大声疾呼,在推动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同时,积极倡导大力扶植社队企业(1984年改称乡镇企业),提出福建经济要腾飞,社队企业打头阵。当他得知晋江陈埭社队企业有很大发展后,1982年即亲自带了一批人到陈埭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于1983年5月7日,在晋江亲自主持召开“全省社队企业陈埭公社现场会议”。这是一次规格很高、影响很大的重要会议,参加会议有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和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地(市)、县主要领导和农委主任、社队企业局局长等二百多人。项南首先作重要讲话,晋江县和陈埭公社领导汇报社队企业发展情况,与会人员参观考察陈埭部分社队企业,省委常委、省农委主任温秀山作会议总结。

开宗明义,项南说:“过去大家对晋江县的印象不太好。想到晋江,就会联想到封建械斗、走私贩私、不讲卫生、交通混乱。后来我们发现,晋江县在前进,面貌在改变。特别是晋江出了陈埭公社,群众集资办厂300多家。1982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500多万元,比1978年增长3倍多,很值得大家学习。所以下决心来这里开现场会。”

项南充分肯定陈埭发展社队企业的成绩和作用。他说:“陈埭公社亩产吨粮,现在,又加上一个社队企业的发展,引起农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革。全社的工农业产值中,工副业产值已占85%,农业产值只占15%。这种变化有着极重大的意义,说明公社已经由自给半自给的经济向大规模的商品经济转化”。“这个变化,解决了我们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第一是就业问题。晋江地区是个侨乡,人多地少,农村许多青年没有事干,这是多大的社会问题呀!陈埭公社人均只有5分多地,几乎10个月没有事干,现在劳力找到了出路,年青人基本都有事做,每月收入五六十元到一百多元。第二是筹集资金问题。也就是靠群众自己的力量解决资金问题。第三是销售问题。他们消息灵,方法好,质量高,不愁产品没有销路。第四是侨乡风气问题。过去有人随便向华侨伸手要东西、要钱,这是有损国格、人格的。原因无非一是穷,二是没有志气。陈埭公社生产一发展,风气就大大改善了,封建械斗,社会治安也好转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社队企业的发展,既是物质文明建设,也是精神文明建设。”

项南概括了陈埭的经验,他说:陈埭公社的主要经验是什么呢?他们有几句话叫“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这十六字总结得很好。我们可不可以把他们的经验概括为“三化”和“三性”。“三化”即专业化、商品化、多样化;“三性”是群众性、适应性、竞争性。他们每一个大队都有一个看家产品,有的以做鞋为主,有的以编织为主,有的以小五金为主,有的以食品为主,逐步走向专业化。我们的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现在,陈埭公社各种企业生产的东西,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作为商品销售出去的。他们的商品是多种多样,听说有近两千种。这就是生产的商品化和多样化。

“三性”,一是群众性。他们那里原来有“三闲”,即“闲钱多、闲房多、闲人多”,现在把闲钱、闲房用来办企业,几乎人人有事做,国家也不背包袱,生产发展了,税收也增加了。这是好经验,正因为具有群众性,才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农村过去穷,没有钱,有问题,现在钱多了,怎么样花,也有问题。有的地方一是乱盖房子,引起了乱砍滥伐,多占耕地。二是搞铺张浪费。而陈埭公社把群众手里的钱,引导到发展社队企业上,他们依靠社员筹集了百分之八十的资金,社队的投资只有百分之二十,银行也贷了一点款,但很少,这就解决了办企业的资金问题。群众集资上千万元,办企业300多家,参加企业劳动的占总劳力百分之五六十,加上运输、服务行业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群众集资办厂,集资办矿,集资办电,这是方向,全省都应推广。

第二是适应性。发展社队企业需要原料,以前都是说当地有什么原料就发展什么工业,现在看,没有原材料,同样可以发展工业,不能说成是搞无米之炊。陈埭公社社队企业所需要的原材料大部分不是当地的。他们发挥了海外关系多,商品信息灵,劳力充裕的优势,依靠对市场的调查,了解市场的需要,掌握市场的信息,再去找产品,找原料,发展工业。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其实,世界上许多国家,我们国内的许多城市,都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发展工业有两条路:一条是“原料—技术—市场”,另一条是“市场—技术—原料”。这两条路都可走,陈埭走的最后一条路。他们缺乏原材料,但是社队企业照样发展得很快,成了全省第一。他们的产品没有积压;只要一发现有可能积压,马上就转产,以适应市场需要。

第三条是竞争性,有竞争能力。陈埭公社的产品已经打进上海、广州和很多其他省市。有些产品不仅在国内有竞争能力,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有竞争能力,卖到卢森堡、法国、日本。如登山鞋全部是外销的。

陈埭公社是福建的一枝花。希望大家都来关心和爱护陈埭这枝花,使得这样的花开遍八闽大地。现在有一些公社,已经孕育着很多花蕾,含苞待放,比如晋江县的磁灶公社,长乐县的营前公社,南安县的石井公社,闽侯县的南屿公社等。但是有些县、社还很差。我们要学习的是陈埭的精神,学他们的“三化”和“三性”。

项南说:“这次会议是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会议。我希望,通过这次会议,今年社队企业的增长幅度不要低于两位数,如果能真正把陈埭公社的经验很好地在全省推广,这个增长速度是会达到的。这次现场会的目的,是要把大家的胆壮起来,把大家的劲鼓起来,把方向搞得更加明确。希望经过2年的努力,到1985年,全省县县都有一个1000万元以上的公社,都有一个100万元以上的大队。现在已经达到这个要求的县就更应该前进了。大家或许会说,这个要求太低。实践的结果,如果证明我提出的这个要求是‘右’了,我将感到非常高兴”。

《福建日报》在报道会议新闻时,还发了社论,指出:陈埭公社群众集资合股办企业的经验好得很,它姓社不姓资,是我们福建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的一枝花。从此,陈埭的干部、群众好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心更明,眼更亮,气更足;晋江县委、政府更加放手扶持发展户办、联办集资入股社队企业,并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1984年,陈埭镇的工农业产值达到11027万元,成为福建省第一个“亿元镇”。省委、省政府发来贺电,晋江地委、行署在晋江召开表彰大会,省政府把一面写着“乡镇企业一枝花”的锦旗授予陈埭镇。晋江县的乡镇企业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1984年晋江县的乡镇企业从2271个增至3963个,其中联户集资企业从714个增至2253个,企业总收入从24592万元,增至55458万元,增长1.25倍。

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农村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商品货币关系也深入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一些人趁商品经济发展初期法制不完善之机,搞起走私贩私、制售假货等违法活动,晋江的乡镇企业也受到影响。晋江陈埭镇涵口村等地一些农民集资企业,把生产出来的冰糖银耳饮料和板兰根冲剂等未经药政部门检验批准,却擅自加上药政编号,作为药品向全国各地推销,因而被认为是假药。于是,1985年下半年,出现了轰动全国的“晋江假药案”。6月16日,《人民日报》刊发了署名文章《触目惊心的福建晋江假药案》,引起了福建省委、省政府和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正在福安县搞调研的项南,听到当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后,立即打电话给省委办公厅,要求省、晋江地区和晋江县有关部门坚决查处“假药案”。17日,省委办公厅和晋江地委、行署召开有关部门紧急会议,作出查处部署,随后派出省地工作组协助晋江县查处“假药案”。经过数月努力,该案查处宣告结案。有关涉案人员分别受到党、政纪处分,甚至判刑。案件得到有效处理,但引发的社会后果极为严重。不仅“假药”被销毁,而且连晋江生产的服装、鞋帽等也纷纷被退货、拒付款。晋江乡镇企业面临着极为严竣的局面。特别是陈埭镇首当其冲,遭遇极大的冲击和挫折,产品卖不出去,展销会也不让参加,退货单雪片似地下来,连供销员外出,旅社也不让住。陈埭人举步维艰。就在最困难的时候,项南再次来到陈埭,深入调查研究,召开各种座谈会,为陈埭人鼓劲打气,为陈埭的发展指明方向,他在帮助大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时指出,陈埭出现的问题,是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他说要“治虫护花”,假药要查处,“一枝花”要保护,企业还是要扶持发展。是年深秋,项南一到陈埭,就直往涵口村。当他见到迎候在村口人们时,马上下车和大家亲切握手,和谒可亲地询问查处“假药案”后生产、生活情况怎么样?当村领导汇报涵口村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并想尽快把全村工农业生产搞上去时,项南不断点头赞许。项南临走时还再三嘱咐县、镇、村干部要认真吸取经验教训,要关心群众生活,稳定群众情绪,恢复发展生产,把镇、村工作做得更好。在省、地委的领导下,晋江县委认真对待,在实事求是严肃处理这一案件的基础上,一方面强调稳定,一方面“举一反三”,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管理和宣传药政法规,对乡镇企业进行整顿,引导乡镇企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结果这一年,晋江县的乡镇企业不但没有减少,企业数反而增加1613个,企业总收入增加17810万元,增长32.1%。此后,晋江县的乡镇企业一直保持着迅速、健康、稳定发展的好势头。并形成被著名学者、专家费孝通、陆学艺等称为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齐名的“晋江模式”。乡镇企业成为晋江经济的主要支柱,奠定了晋江经济不断腾飞的坚实基础。

1986年,项南将到北京任新职之前,再度来到晋江陈埭。这消息像插了翅膀,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地传遍陈埭的每一个角落。当陈埭人知道项南就要离开陈埭时,为了表示对老书记的崇高敬意。大伙都不约而同地说,热热闹闹燃放鞭炮,为我们的老书记饯行。这是一场由群众自发的行动,它表达了得益于改革开放的陈埭人对党的无限感激之情,表达了对带领他们在改革开放中迅跑的老书记项南的深深敬意。陈埭人守候在各自店门口、家门口,手中拿着一串串鞭炮,当项南乘坐的中巴驶出镇政府大门口时,不约而同地点燃了手中的鞭炮,那震天动地的鞭炮声和“项南你好!”的欢呼声响彻陈埭上空。这是民意,是人民群众对党、对老书记真情的流露!从此,陈埭人更加努力拼搏。如今,陈埭镇已成为“中国鞋都”,去年产值378亿元,纳税近20亿元。

项南离开福建到北京后,仍时刻关怀着晋江。1992年5月1日,晋江举行撤县建市庆典时,项南发来祝贺题词:“晋江是侨乡四海可通商,今朝建新市奔向大市场”。

1995年11月28日,项南再次来到晋江,也是最后一次,参加晋江举行的建市三周年庆典大会,并在大会上作了热情洋溢、鼓舞人心的讲话。他对晋江的发展成就给充分的肯定,对晋江的发展前景寄予无限的希望和祝愿。他说:“现在虽然是秋天了,但是我们满眼看到的是春天的景象,一片繁荣的景象。使我们特别高兴的是,今天这个大会,有海外400多位的乡亲来参加。这使我想到,晋江市几年来的进步,一方面是靠晋江市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另一方面不应该忘记,就是晋江在大陆有将近100万人口,在海外有200多万乡亲,这300多万的晋江人,他们的力量结合在一起,是一股伟大的力量。晋江在全国2300多个县(市)中,原来名列第55位,三年功夫前进到第15位,这成绩是非常伟大的。昨天我在晋江跑了一圈,看到公路四通八达,机场也将要建成了,海港建了好几个码头,作为一个县级市,海陆空基础设施有这样的成就,在全国来说都是少有的。但是我相信,晋江人在看到伟大成就的时候,也会看到不够的地方,晋江市的产业结构还不完全合理,经济基本上还停留在短、平、快的阶段,规模小,布局分散,在第九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中,我们要有更大的进步,必须有更大的项目,使得我们的经济有一个大的改革。我想,晋江的100万人,加上海外200多万晋江人,团结在一起,加快外引内联,牵线搭桥,在晋江建造十几个、二十几个、三十几个骨干项目,那么晋江市,有可能在两三年之内从第15位前进到第10位,在中华大地大放光彩、大放光明!”他的每句讲话,都赢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人民公仆,受到人民群众为此自发的爱戴,这就是最高的奖赏。

晋江人民没有辜负项南的期望,20多年来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市综合经济实力2001年跃入全国百强县(市)前10强行列,从1994年至今连续18年居福建省10强之冠,在全国十届县域基本竞争力评价中,晋江市保持在第5至第7位,是福建乃至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2010年,晋江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晋江市的GDP超过福建全省3个设区市,财政总收入超过福建省4个设区市。现在,在跨越发展的征途上,晋江依然魅力四射、活力无限。将继续在中华大地上大放光彩、大放光明!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