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市动态
福建泉州探索“融警务·汇治理”新机制 推动群防群治能力和基层警务质效“双提升”
2024-01-2911:49:16来源: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找准防控体系建设、基层警务改革与社会治理、基层治理的结合点、着力点,建立健全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相适应的“融警务·汇治理”新机制,探索构建“党政主导、政法主抓、部门主动、公安主力、基层主责、群众主体、数据主智”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助力实现全市刑事警情数、八类严重暴力案件发案数和传统侵财类案件发案数同比“三下降”。

以“融”提效

构建多元共治新体系

泉州市公安局建立“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治理,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社会治理中心实体化规范化运行,多职能部门一体化联动联治联创,市县乡村和单元网格、责任网格六个层级全面贯通”的“4416”融合治理调度新架构,为深化推进“融警务·汇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制度机制保障。

泉州公安以现代警务运行机制为牵引,实行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社会治安防控中心、基层基础管控中心和“融警务·汇治理”警网融合中心“三心”一体化实体化运行,促进基层警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同步发力。

泉州公安推动警务室与“党建+”邻里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等联合办公,城区、农村“警格”分别以“一对一”“一联多”的形式对接社区网格,统筹各方力量推进基层治理服务管理“同格”运作、基础信息“同网”采集、问题隐患“同步”治理,确保“一站式”解决基层一揽子问题。

以“防”为要

完善风险防控新格局

全方位强化基础支撑。泉州市公安局全面整合警务室、警务站、检查站、交警岗亭等防控支点,多部门合力推进智能安防改造,建成环边界、环区域、环网络、环重点的社会治安防控圈,通过全盘统筹、统一规划、排兵布阵,全方位筑牢防范治理根基。

全维度加密巡逻防范。泉州公安对内融合巡特警、交警、海防、派出所等警力,对外加强与武警、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协作,建立多警种联勤作战、多部门协同联动的勤务机制,构建“海陆空”立体大巡防工作格局,有效降警情、控发案、除隐患。

全领域防控风险隐患。泉州市公安局推进110与12345、12348热线高效对接联动,紧盯纠纷排处、隐患整治、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治理难点和管防重点,推动“警务”“村务”无缝衔接、互补互助,全面推广台商投资区矛盾纠纷“排调分离”、安全隐患“采办分离”等机制,实现对各类风险隐患的全域感知、协同共治,有力提升预知预警预防能力水平。

以“数”赋能

打造智慧应用新引擎

全面升级一平台。泉州市公安局升级建设“社会治安防控实战应用平台2.0版”,打造向上连通省公安厅基层基础管控中心、向外对接泉州市域社会治理智慧平台、横向连接“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平台和合成作战平台、纵向贯通市、县、所、警务室(站、点)的四级应用体系,实现“要素总集成、态势全感知、业务一屏管”。

融合接入多模块。泉州公安树立“大治安、大防控”理念,在“一平台九模块”基础上,面向实战新建智慧海防、智慧景区等警种应用模块,融合“AR实景+AI赋能”、基础工作三维可视化等各地特色应用,全面强化勤务运行、态势感知、业务监管,有力支撑精准防控、精确打击、精细治理。

搭建实战大模型。在市公安局大数据分中心大基座上,泉州公安进一步细分警种急需、实战需要、场景需求,搭建针对各类治安隐患的实战预警模型215个,今年以来共预警处置各类重复纠纷1300余起,助力基层靶向施策、精准防范。

以“基”创稳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抓基层警务强内力。泉州市公安局因地制宜推行城区“队室标准化协同”、海区“岸海一体化管控”、山区“片区合成化联勤”的派出所“三区三化”勤务模式,构建穿透式考评全市217个派出所基础工作质效的“枫桥指数”体系,全链条压实派出所主防责任。

抓部门协同聚合力。泉州市公安局推动将网格化管理工作成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日常考评、效能问效、纪律问责范围,完善规范网格事项处置流程图、操作表,形成市县乡村“四级闭环”,全方位提升基础防范质效和基层治理能力。

抓专群结合提效力。泉州公安在着力锻造“社区警务专业队”等“六支战队”、全维度强化基础工作人才保障的同时,深化推行“互联网+群防群治”,整合全市网格员、保安员、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近20万名,切实把主防触角延伸到最前端、第一线,打造“专群结合、全民皆防”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