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色记忆
把生命献给人民的解放事业 ——李刚烈士传
2020-12-3116:06:09来源:

       李刚同志原名李敬文,字瑞梯。1914年1月11日生于南安诗山一个侨眷的家里,父亲李孔富是马来亚华侨,母亲陈貌娘理家教养子女。其父勤劳,其母贤慧,使李刚从幼年开始就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1923年,李刚9岁进入诗山进化一校读书,15岁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由于家庭兄弟多,有异母兄5人,加上父亲已回籍养老,经济不宽裕,因而未能升学。1930年春,随其二兄李加局到马来亚槟城一家冰棒厂做工。他亲身体验到资本家对工人的压迫和剥削,萌发了为工人阶级谋解放的思想,为此在1930年冬季,他争取其二兄的资助回家继续求学。

       1931年春,他考进了泉州昭昧国学。“九一八”事变后,李刚即积极投入抗日救国的伟大洪流中去,他写了一首诗:“铁蹄蹂躏我神州,一代江山万种愁。不杀诿奴不除暴,苍天辜负少年头。”就在这一年的11月,他在厦门禾山由吕荣统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为党员,改名李刚。

       1932年夏,安南永德边区的闽南工农红军游击队第二支队在安溪佛仔格成立,领导边区群众打土豪、斗地霸。这时,李刚回到诗山,和当地党组织取得联系以后,即积极投入秘密而紧张的革命斗争。他组织农会开展抗租抗税,组织青年起来革命。有一次他和当地青年制了许多红旗遍插到诗山,钟山等山上,以张声势,使敌人丧胆;他到处张贴“打倒土豪劣绅”的标语,以鼓舞革命群众的斗志。

      1935年3月,粮税局陈夏模带一个排的兵力进入金淘催粮逼税,李刚领导群众抗税斗争,他自己化装为会计,协助收粮算帐,经过周密布置,游击队化装交粮农民,机智勇猛地消灭敌人一个排,缴获长短枪25支,银元几百元,大大鼓舞了革命群众。李刚在革命斗争中,从来都是与群众同甘苦,敌人到处通辑他,而群众却时刻掩护他。这年的9月1日,李刚赶路到白涂乡叶养的家里,在吃饭时被特务叶次烈等包围了,在这紧急关头,群众帮他突围以后,敌人仍紧追不舍,正好遇到叶水浪等五个农民在田里劳动,设计把特务引向歧路,李刚才幸免于难。

       1935年秋,国民党军第二十六旅谢辅三部进驻诗山、金淘一带“围剿”,区委书记洪福生英勇牺牲,区委林德九、叶松菇投敌,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李刚带领其余的同志转到白涂、经兜一带战斗至冬季。情况继续恶化,敌人搜罗土匪陈维金部,用数十倍于我的兵力分区围剿,安溪中心县委组织部长易培祥和张剑锋、郭港等投敌,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兼永春特区书记林多奉,共青团永春特区书记李素明,大队长刘由等同志被杀害。红二支队长尹利东等同志前往厦门中心市委汇报工作。在此危难的情况下,李刚和儿童团长叶忠按照党组织布置的“保存革命力量,分散转移隐蔽活动”的部署。他们即转移到晋(江)、南(安)交界的官桥、白垵等地活动。

      这时,晋南县委及所属的游击队亦被敌人破坏,只有县委书记黄国英和支队政委傅文煌(县委委员)处于隐蔽活动。李刚和他们取得联系以后,被推选为晋南县委委员。

      李刚在此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并没有停止过活动,他和叶忠在南安官桥、晋江白垵、塔头一带先后建立了党组织,发展了郑堂楚、尤芳蛤等人入党。

      1936年5月,由于叛徒出卖,傅文煌在深垵虎头岭被捕叛变,莲河区委书记吴复基等六人被捕,党组织再一次受到严重破坏。这年的秋季,中共厦门工委决定:“晋南县委改为晋南工委,李刚任组织委员。”此时,李刚即转入晋江塔头一带活动,并通过以小教身份掩蔽在塔头的中共党员朱汉膺、何必然等的关系先后在晋江的井林、庄透、前蔡、后蔡、港塔、塔头、五堡、英林、坑东等乡村恢复和建立了党的组织,许运伙等同志就是这时入党的。

      1937年5月,晋南工委书记黄国英在晋江新店被捕后叛变,到处搜捕李刚,晋南工委机关受到严重破坏,在这极端危难之际,李刚和叶忠毫无畏缩的继续战斗,6月间,黄国璋从香港返回厦门,会见了厦门工委负责人肖林,肖建议晋南党组织划归闽中工委领导。黄国璋回到晋江后即向李刚传达厦门工委的意见和南委的有关指示。7月间,李刚被选为闽中工委委员,分工负责晋南惠一带工作,除继续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外,并发动各届开展抗日救国运动。

      1938年6月,根据中共长江局南方工作委员会的指示,撤消闽中工委,以地区成立中心县委,直接受福建省委领导,李刚同志即受命组建泉州中心县委并任书记。他把厦门来内地搞抗日活动的“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的谢怀丹、邓贡直、林松龄、高倩妙、叶彬彬、许杨、许文辛等同志和被新加坡反动当局遣返的辜仲钊、粘文华、辜英俊、苏棠影等同志组织起来协同工作,遂打开泉州地区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局面。

    “七·七”事变以后,国民党在泉州组织“福建省抗敌后援会泉州分会”,李刚同志利用当时国共合作的气氛,派党员辜仲钊参加抗敌后援会泉州分会慰劳股工作,取得了该组织的一些领导权,以贯彻我党抗日的方针。由于李刚同志认真贯彻我党的抗日统战的工作方针,当时,在泉州地区就很快地打开工作局面,有不少的宣传机构,甚至基层政权都被我党所掌握,这对抗日救亡运动是很有利的;《泉州日报》总编辑朱少稀、主编郭耘(李铁)、《抗战导报》李展当编辑,厦门迁来的《江声报》编辑辜洪涛等都是李刚派我党人员去掌握的。

      1938年初,晋南工委决定由许宗烈、盛保罗等出面组织歌咏大巡行,以抗敌会的名义建立宣传工作团,领导13个剧团,分布在泉州、晋南等地开展抗日宣传活动。随着抗日宣传的发展,李刚所领导的泉州的党组织控制了泉州市郊的梅石、树兜、浮桥、南安九都等几个联保,又通过树兜联保主任蒋银捷和吴文枝的工作控制了新华、文峰、惠峰、紫兰、紫油等小学,把我们的干部和厦青团的同志有计划地安插到这些学校任职,党组织亦就随之扩大。

      1938年6月,李刚在南安深坑召开晋南二县的22个联保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不但有各联保主任还有各界热心抗日救国的人士几十人,会议由李刚同志主持,辜仲钊、粘文华等同志亦参加,会议决定成立“晋南联乡抗日自卫队”并发表了会议宣言,会后各联保分头深入发动群众,筹集钱粮和枪弹,其时有富户陈正宗捐出自卫的卜壳枪20支,九都著名中医陈孔雅和国民党退役军人陈荣统等都资助不少军需。

      1938年8月,福建省委决定撤销闽中工委、分设黄田、福清、泉州三个中心县委,直属省委。泉州中心县委书记李刚。1939年7月,中共福建省委决定成立闽南特委,李刚同志被任命特委书记。国民党当局惧怕民众抗日的声威,改组了抗敌会,罢免慰劳股干事辜仲钊的职务,“抗日导报”、“青年战友”等亦被迫停刊,“抗日联乡自卫队”被迫解散,在此关头,李刚同志一面反顽,一面疏散掩蔽活动,对党内则加强团结和纪律教育,为此经泉州中心县委决定,于12月底,在南安岭兜养正中学举办党员训练班。李刚和曾白羽、许运伙等参加领导并给训练班上课,参加这次训练班学习的有侯如海、许集美、黄竹禄、林金榜、张理评等15位同志,学习的内容有:党的宣传运动工作;关于党的布尔什维克化;党的秘密工作守则;党的纪律和统一战线工作,这是李刚同志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给党培养了青年骨干力量。

      1940年4月,在厦门,金门沦陷以后,泉州受困,官僚、奸商狼狈为奸,大发国难财,粮价一日数涨,民不聊生,为了打击官僚奸商,拯救饥民,李刚等同志组织和领导一场“抢米斗争”。这是4月4日在泉州市区涂山街头展开的一场群众反饥俄、反压迫、斗奸商的群众斗争,参加领导这场斗争的有:许运伙,苏棠影、蔡三有,杨丰朱、郑堂楚、尤芳蛤、史爱珠、洪掉、陈造成、章绿汀等同志。

      1940年冬,李刚同志调省委学习。1941年初,国民党反动派对闽北山区发动残酷的围剿。1月29日,200多名敌人突然包围崇安村头乡省委干校,曾镜冰同志迅速布置突围,经过一场激战之后,正在干校学习的李刚与部分同志突围出来了,他们穿行在偏僻的荒山中,以避开敌人的追击,粮食吃完之后,只能靠野菜充饥,直至2月14日,就是突围后半个多月,在福建和江西交界的犁头尖山,李刚同志由于被困,饿死在这山上,时年才27岁。

      突围队伍到达江西上饶,接上党的关系以后,我们的李刚同志已不在人间了,中共福建省委为李刚和另一位突围牺牲的曹挺同志召开了追悼会,号召全省同志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一心为革命,不畏任何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鞠躬尽瘁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品质。

      李刚同志虽然已离开我们了,但他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原作者:中共南安县委党史办洪松柏、叶永南整理)

(党史研究科整理)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